分享
2016年07月07日12:17 新京报

分享

  原标题:政解|社保缴费基数上调致缴费增加?人社部:仅少数人受影响

  新京报快讯(记者吴为) 近日,各地陆续公布了2015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并以此为标准上调了五项社会保险的缴费基数。有媒体报道,这么多企业的职工反映“本人工资没有涨,但缴费涨了许多。”对此,7月7日,人社部公布了该部相关负责人解释:大多数职工是按本人工资作为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只有少数收入偏低的职工和少数收入偏高的职工,缴费基数不是本人工资。

  该负责人解释称,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缴纳社保费的基数是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职工缴费的基数是自己的工资,在实际操作中,本人工资一般是指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本人月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月平均工资60%的,则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缴费;超过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00%缴费,超过部分不记入缴费工资基数,也不记入计发养老金的基数。

  以北京为例,北京规定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失业保险的职工缴费基数下限,按照平均工资的40%确定,那么社保缴费基数的下限则由原来的2585元增加到2834元,增加了249元。即,如果一名企业员工的实际收入水平低于2834元,则要按2834元为基数缴纳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

  算一笔账,如果一个职工月薪一直为2800元,那么该职工在实际工资未变的情况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的缴费基数增加了249元。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费率为8%,失业保险的个人费率为0.2%;这两项社保,该职工要增加个人缴费20多元。

  不过,人社部的这位负责人也表示,社会平均工资的60%,是一个地方大多数劳动者能够达到的。特别是近年来“招工难”现象出现,各地工资水平较低的农民工等群体,其工资增速反而保持了较快的水平。因此,多数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员工,是按照本人实际工资缴纳社保的。

  此外,为什么工资偏高的要按低于本人工资的基数缴费?这位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统筹考虑了参保者退休后的待遇。社会保险本身有调节收入差距、促进公平的功能,养老待遇不宜差别过大。在规定了缴费下限和上限后,参保者在达到退休年龄后,如果其缴费工资长期低于职工平均工资的,则其养老金水平仍然较低,但其个人实际替代率(退休时的养老金领取水平与本人退休前工资收入的比率)将高于整个制度的目标替代率;如果其缴费工资长期高于职工平均工资,其养老金绝对水平高一些,但其个人实际替代率会低于目标替代率。

责任编辑:茅敏敏 SN184

相关阅读

人可不可以闭眼不看污浊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对需要帮助的人们伸出援手,其他的时候就躲进一个干净的地方。

幸福是什么?

幸福的人生可以这么定义:你碰巧做了一件你感兴趣的事情,这件事情你有能力做,并且你做成了。

恐袭突然增多是为什么?

从吉隆坡的酒吧到达卡的餐馆,从伊斯坦布尔机场到巴格达商业区,再到伊斯兰教的圣城麦地那,几天之内,极端分子在多个国家发动袭击。

  • 徐静波:安倍是否会成为最长命首相
  • 召回“夺命抽屉柜”何以中外有别
  • 不靠谱日本兵:自卫队各型兵器误射谱
  • 一个会写小说又会画画的建筑师是啥样
  • 演技在线,颖儿《解密》戏路新尝试
  • 吴淡如:和前任最好的关系是没关系
  • 换个角度,感受不一样的台北及周边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