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马季:我在包头一举成名(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7日17:14 内蒙古晨报
马季:我在包头一举成名(图)

马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内蒙古晨报记者 宿君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马季

  马季生于1934年,原名马树槐,祖籍天津宝坻,本人生于北京。曾做过工厂学徒和书店店员,1951年起因爱好,业余表演相声,1956年被中央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吸收为专业相声演员,师从侯宝林边学习边表演。他善于表演反映现实生活的新相声作品,在相声艺术长于讽刺的传统之外,开启了以赞美新生活和新的英雄人物为主题的“歌颂型”对口相声的新
生面,其中以《登山英雄赞》、《画像》和《找舅舅》等节目影响为大。之后马季的创作和表演趋于全面,除能表演传统节目外,中年开始还创作演出了对口相声如《友谊颂》、《舞台风雷》、《多层饭店》,单口相声《宇宙牌香烟》和群口相声《五官争功》等。马季也很重视对相声理论的研究,力图使自身的艺术创造更趋自觉。为此,他不仅有《马季相声选》出版,还有《相声艺术漫谈》一书行世。但马季毕竟主要是相声表演艺术家,他的表演热情洋溢,挥洒自如;技巧运用上以说为主,注重谐趣。

  日前,相声大师马季和其弟子刘伟应内蒙古希斯特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之邀来包头演出,演出之余,记者采访了马季先生。

  ★“我在包头一举成名”

  还没等记者开问,马季先生就兴致勃勃地谈起了他和包头的渊源——“我是在包头一举成名的,包头在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1959年马季首次来包演出,马季专门为此次演出编写了新段子《找舅舅》。作品以甲自述的方式,讲了他去包头找舅舅的经过。路上,他带了风镜、风衣、手电筒、指南针、大水壶、小水碗,还有一口袋菜包子,因为他舅舅信里写得明白:包头风沙大、全市共七盏路灯、就一条自来水管,一年四季吃不上青菜。谁知,到了包头他发现截然相反,这里竟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为找舅舅他来到了包钢,耳闻目睹的是一派繁荣的建设景象。最后,他费尽周折终于与舅舅见了面,这位昔日的马掌工厂的工人已经当上了工程师。他拿出舅舅的信询问,才看清这是民国三十六年写的。

  作品构思奇巧,洋溢着浓厚的时代气息,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当天包头市人民体育场内有十几万观众前来观看演出,光进场就进了一个小时,散场后从场地里拉出了十几筐鞋,马季从此一炮而红。

  回忆起过去马季格外兴奋,一下子就年轻起来。

  “我最初接触相声是在北京西单的启明茶社,小时候时常会听相声笑得从椅子上掉下来。”那时马季还是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家庭贫困,14岁的马季到上海工厂伺候掌柜、师傅3年,回到北京念了一年初三,当上了新华书店店员,还是东单篮球代表队的好手。马季依然对相声一往情深,心驰神往,每逢假日,就泡在茶社和剧场里,常常是“日以继夜”——听完日场听夜场。1956年初,北京市举行工人业余曲艺观摩会演,马季凭借多年听相声吸收到的艺术养分,以一段《找对象》荣获一等奖。1956年他进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说唱团。获奖后,马季心气儿更高,准备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曲艺会演。他参赛的相声《都不怨我》出自名家之手,质量不俗。它讽刺某些邮政工人工作粗枝大叶,不负责任,屡屡出错,却总说“都不怨我”。马季的表演有似神助,又获好评。到场观摩的中国广播说唱团团长白凤鸣、相声大师侯宝林也极为赞赏,侯宝林高兴地说:“我可找到学生了!”就在这一年,马季正式进入中国广播说唱团,成为专业相声演员。刘宝瑞、郭全宝、郭启瑞都是他的老师,他有幸成为侯宝林大师的爱徒。侯大师夸海口三年把马季培养出来,他有特强的敏感和记忆力,即兴发挥的脱口秀,令人称奇。1958年一段《水兵破迷信》让马季崭露头角,1959年《找舅舅》让马季一炮而红,此后,在学习戏曲基本功后写出《戏剧杂谈》,在深入生活的秋景中又出现了《画像》、《跳大神》、《球场上的丑角》、《白骨精现形记》、《舞台风雷》、《宇宙牌香烟》等佳作,5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马季创作了三百多个相声段子。

  ★“儿子马东是我的骄傲”

  马季,相声界屈指可数的表演大师,当年的一段《宇宙牌香烟》至今听来仍令人捧腹,如今活跃在“笑坛”上的姜昆、冯巩、黄宏等大腕也都是出自他的门下。但是在“上阵父子兵”的娱乐圈,人们却没有看到马季与儿子同台说学逗唱,倒是在央视两档名牌栏目《挑战主持人》和《文化访谈录》中见到了似曾相识的胖胖身躯,听到了同样幽默睿智的语言。没错,这两档节目的制片人兼主持人马东就是马季的独子。

  马季听到记者想让他谈儿子马东特别高兴,“我自己没什么可说的,说儿子的话却多得是。儿子是我最大的骄傲”。儿子长大了,成人了,立业了,但是最让父亲难忘的还是他小的时候。

  “马东出生在1968年的圣诞节,这对西方人来说是个喜庆的日子,但对于马东自己来说却不妙。在马东出生前我成了重点批斗对象。为了照顾好母子俩,岳母提前将妻子接回了哈尔滨老家。妻子生马东的时候难产,胎位不正,血压特高,年迈的岳母跑前跑后找医生,最后请来一位老专家,才算保证母子平安。”儿子出生后马季高兴得不得了,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年代,小马东出生不久就被委托给妈妈的好友黄妈妈照顾。当马东三岁半的时候马季终于回到北京,第一件事就是和妻子一起接马东回家。马季一进门就看到马东在桌子下面淘气。黄阿姨喊马东:“小马东你看谁来了?”马东从桌子下面爬出来,特别郑重地给马季敬了一个少先队队礼,大声说:“叔叔好!”听到这话马季的眼泪当时就流出来了。这也是这么多年来马季唯一一次流泪。提起这事,马季的声音很温柔。

  说到儿时的马东,马季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马东上小学的时候我只知道做父亲的要教育他好好学习,让他放学早点回家。但是那时候马东的能力就很强,很小就喜欢写诗,参加了学校的诗社。放学后经常在外面写完作业,然后跟同学一起搞活动。当时我不知道啊,看到他总是放学不回家,有一次我发火了。马东也急了,一下子打开书包把写好的作业给我看,跟我讲他都做了什么。从这我也知道了,教育孩子要有的放矢,他的做法让我心服口服。”马季由衷地笑了。

  马季说他一直不愿意儿子进文艺圈,以前和徒弟们讨论段子都不让马东听,希望马东能培养出自己的爱好,不要受他的影响太多。因而,马东18岁时就被送往澳大利亚留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许是环境的熏陶,十年后,已拥有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的马东毅然回国,一头扎进了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在校期间,马东开始了新的选择,一边学着做节目策划,一边客串做主持人。毕业后考进了湖南卫视开始了他的主持人生涯。马季说,现在儿子主持两档节目很忙,他和儿子不经常见面,因为工作的关系,儿子马东并没有和马季住在一起(马季住在北京郊区,离市区较远)。但马季说,他时刻关注着马东,“他的节目我每期都要看,我还经常找崔永元这样的主持人帮忙指点一下”。马季说,他觉得马东主持的闪光点在节目结尾,每期都很精彩。有时候发现节目有些闹,他就会给马东打电话,儿子很能听取他的意见。其中有一期《文化访谈录》,马季还成了座上宾。尽管儿子忙,但只要有时间,儿子就会和他一起驾车去郊外转转,散散心、钓钓鱼。

  ★“反映人民心声的相声才是好相声”

  记者:“您认为什么样的相声才是好相声?”面对记者这样的问题,马季非常干脆地回答:“来源于生活,反映人民心声的相声才是好相声。”

  马季:“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参加政协会,那时刚开始改革开放,一些委员对北京的工作不太满意,觉得步子迈得小,很多方面落后于地方,提了很多具体的意见,如办事效率低、物价高。就在那个会上,我构思了一个相声,叫《北京之最》。这个相声就是反映人们现实生活中一些小事,经过相声的夸张处理成为一个个笑料百出的包袱,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有一个老太太说:‘马季嘴不要太损。’还有很多人劝我说:‘话到嘴边留半句。”马季说,“我不认为这是批评,反而觉得这是一种肯定”。

  “相声曾经是深受群众喜爱的一门艺术,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上至国家领导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相声。相声有它的辉煌时期。我学艺50年了,记得最辉煌的时候,五六十年代,侯宝林大师家喻户晓,他带我们到香港第一次演出,香港人连夜排队,就为了一睹大师的风采。过去的相声,抗美援朝时期也好,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期也好,都出现过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在群众中影响很大。一些好的作品影响了几代人。何迟先生写的《买猴》到今天还在流传,他所刻画的‘马大哈’成了对工作不负责任的代名词。夏雨田同志写过《女队长》,刻画了中国相声的第一个正面人物,栩栩如生。我们1984年写的《宇宙牌香烟》,被黑龙江省穆棱市注册了商标,据说现在年产值四个亿。当时团领导还以为是我收了人家的好处给这个厂子做广告,狠狠把我批评了一顿。一个七八分钟的小节目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我们为之骄傲。《打电话》,六十年代初的作品,到现在人们还觉得有点现实意义。现在人们都说相声走到末路,我觉得相声很有前途,大家提供的很多线索都可以作为相声的素材。只要相声创作者能够深入普通百姓的生活中,回到老百姓的身边,就会创作出人们喜闻乐见的段子。”

  ★“相声最大的魅力是语言”

  记者:“现在相声整体环境不景气,很多相声演员选择借助其它艺术手段的包装来尽可能地吸引正在流失的观众,对此您怎么看?”

  马季:“我个人认为,相声的魅力还是语言,如果偏离了语言的创作,过于依靠其它的手段,这相声就变了味道。现在出现了很多形式新颖的相声,比如魔术相声、杂技相声等等。我想,创作者的初衷还是好的,都是希望通过这些包装吸引年轻观众,我非常理解。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也许并没有接触到最传统,靠语言打动人的相声作品,而那些新颖的、热闹的相声作品很可能就吸引了他们,让他们认为这就是好相声。当然,由于现在相声的不景气,我没有能力改变了,我虽然不接受新形式的相声,但也不会在一旁指手画脚,只要观众认可它们就行了。

  相声的日渐衰微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传承。相声传统上是口传心授,一个师傅带两个徒弟。这种方式不能适应今天形势的发展。怎么办呢?就要像其它姊妹艺术一样,办学校,大量地培养人才。但我们没有教材。如果这些老人都走了,用什么去教他们?应该有人关心这个问题。我们这个年纪的人已经感觉到,责任落到我们的肩上了。应该拿出一定的时间很好地总结我们的过去,没有经验也有教训,教材就是从这些经验教训中出来的。”

  ★“我不认为他们不务正业”

  记者:“你的徒弟姜昆、冯巩、黄宏等纷纷进军影视界、演艺界,对此您怎么看?是否担心他们把老本行给丢了?”

  马季: “以前我很反对,现在我不再一味地指责他们了,就像牛群说的,他们也是在用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创作体验。冯巩、黄宏搞影视能多汲取艺术营养,也是一种学习,姜昆办网站能让更多的网民了解相声知识,从长远来说这是一件好事,我支持他们,我不认为他们不务正业。”马季笑得很宽容。

  对于相声前途,马季信心十足地说:“就拿过年时的相声大赛为例吧,收视人群有7亿之多,比宣传得沸沸扬扬的歌手大赛多了几倍观众。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还是喜欢这口儿,我们就还得往前使劲!”

  马季说他从来没有放松创作相声作品,一旦有什么灵感都会想着编个段子,像这次来包头表演的小品《找名牌》就是刚刚创作的。“现在我还没有计划什么时候把这些作品都表演给观众,随缘好了。”(内蒙古晨报报道 记者 宿君)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