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盖山林:我发现阴山岩画(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6日11:07 内蒙古晨报
盖山林:我发现阴山岩画(图)

盖山林 内蒙古晨报记者 苏晓东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李爱平)与高层对话,走进高端人士的内心世界,剖析高端人士对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独特观点。

  用我们的笔触书写内蒙古高层人士,用我们的版面记录他们的点点滴滴,架设一条民众与高层人士的“绿色通道”,我们义不容辞。

  本报从今日开始不定期地推出内蒙古晨报高端访问系列报道,敬请读者关注,亦请您发表自己对高层人士的看法,我们将真实记录。

  (背景)受访者盖山林:中国著名岩画学家,生于1936年,河北省行唐县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1976年以来致力于岩画的考察研究,现任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内蒙古政协副主席。三十年来,勤奋著述,出版《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阴山汪古》、《阴山岩画》、《乌兰察布岩画》、《中国岩画学》、《中国面具》、《中国岩画图案》、《草原寻梦》、《巴丹吉林沙漠岩画》、《丝绸之路草原民族文化》、《世界岩画的文化阐释》、《蒙古族文物与考古研究》、《中国岩画全集北方岩画卷》、《盖山林文集》等近三十本学术著作,被誉为“中国岩画学之父”。

  盖山林:我追求永恒的东西

  1.71米的个头,面庞显得异常清瘦,手背上的青筋根根分明。倘若盖山林老人走在大街上,你一定不会将他与想象中的内蒙古考古学界泰斗、内蒙古政协副主席这些词语联系起来,相反甚至会认为盖老很可能是一个营养不良的退休干部。

  一口浓重的河北行唐口音,舒缓而轻柔,让人倍感亲切。即便如此,在盖老面前你仍然能透过他轻柔的话语背后,深切感受到盖老对社会、对人生、对朋友、对学术的独立思考。

  深居简出(工作中实在推不开的会议除外),为人低调,不事张扬,扎实学问,70高龄仍笔耕不辍,截至目前已出版20余部学术著作。不嗜烟、酒,生活中最大的爱好除了看书、写作外就是思考。“思考人生、思考社会、思考人类的终极关怀。”盖老概括着自己的思考范围。

  盖老自我评价说是一个老百姓,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平淡。然而在这种平淡生活的背后,老人把更多的精力放到了学问上面,在老人看来,没有什么比做学问更快乐了。

  ★盖山林谈考古:“我发现了阴山岩画”

  核心提示:

  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至今,我做了一个超长的梦。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岩画织成的七彩梦。今天终于梦幻成真。——盖山林

  在盖山林老人眼里,岩画是一个梦。他在追溯自己发现岩画的过程中,曾写过一篇文章叫《我的岩画梦》。

  岩画是绘画或刻制在石头上的图画,它是人类没有文字之前文化的最大载体;。岩画同时又是世界性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的弥足珍贵的艺术珍品,它通过直射或折射表现了永不重复的远古现实,展示了人类的太古文明、上古文明和中古文明,为艺术史、史前史、人类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史、美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无比形象化的资料。

  ★盖山林讲述:我是这样迷上岩画的

  1956年我考入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世界考古是必修课,当时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先生给我们讲授这门课。当石老师讲到欧洲旧石器时代艺术法兰克——坎塔布利亚地区的洞窑岩画时,说到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的窟顶大壁画上,有驯鹿、长毛象、野牛等动物三十多个……我听得如痴如醉。中国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为什么没有中国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和拉斯科洞窟呢?是不是中华民族的祖先在艺术创造上比欧洲逊色?或中华大地缺乏那样的作画环境?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1961年冬,我偶读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的《水经注》,从中得知在今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阴山之中有岩画。此时,对于渴望了解中国有岩画的我自然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呼喊了一声“中国有岩画!”

  机会在向我招手。1976年夏秋之交,内蒙古文化工作队(即今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指派我到巴彦淖尔北部乌拉特后旗去考察西汉武帝时修的长城,途经乌拉特中旗乌加河乡,这里地处阴山脚下,正是当年郦道元笔下的“石迹”,“画石山”所在之地。

  踏破铁鞋无觅处。在去往乌拉特后旗途中,由于汽车坏了,我便走出乡招待所去散步。途遇蒙古族青年结格结拉嘎。在他的指引下,我发现了岩画,并证实了中国有动物岩画,也有其他形形色色各种内容的岩画。看来找回中国的“奥瑞纳”只是时间问题。

  从此我走进了一个远古的画廊,拉开了我半生从事岩画考古的序幕。

  从1997年起,我用了四年时间系统地考察了阴山岩画,用了三年半时间考察了乌兰察布岩画,用了五年多的时间在阿拉善盟考察了沙海岩画,还陆陆续续考察了锡林郭勒草原岩画以及其它地区的岩画,为的是寻回一个曾经存在而今已被人遗忘的绚丽多姿的艺术世界。

  1994年11月20日至24日,美国《世界日报》以《阴山岩画及其发现者盖山林》为题,连续五天报道了我对阴山岩画的考察及所取得的成果。

  岩画的产生可推至3万年前。南方岩画则在2000—4000年之间。文字的出现据认为是岩画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岩石上,悬崖下,不知古人们是如何以原始的工具和材料创造了这些壮美的艺术品。岩刻主要用铁器、石器等;岩绘则以血液、药物、脂肪、鸡蛋等材料加颜料而成。壁立千仞,危石欲坠,暗绿色的森林和草原,蓝天苍野之下,岩画显得与自然那么协调。东北的渔猎,内蒙古草原的马和车辆,阴山的远古狩猎大观,桌子山太阳神,中卫的牧业社会缩影,曼德拉山的帐篷村落,格尔木的野牛沟,阿尔泰山洞窟彩画,天山呼图壁县的生殖崇拜仪式,昆仑山的神话,麻栗坡祖先神像,左江人体文化,台湾万山创世说的密码等等,数不胜数,举不胜举。它们太丰富了,太壮丽了。对民族史、民族学、民俗学、原始宗教史、艺术史、经济史、神话学、哲学史、美术史的学者们来说,简直就像进入一个巨大的图型宝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岩画的信息含量大,国外对岩画研究起步较早,而中国的研究是从本世纪初才开始的。当时却认为岩画不过是古文字,及至50年代对广西左江崖壁画的调查,60年代云南沧源壁画,70年代内蒙古阴山岩画的发现以及80年代后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岩画、宁夏贺兰山岩画、青海天峻岩画、新疆阿尔泰山岩画的大量发现和研究,才算是中国岩画学的发端和起步。

  ★盖山林思考生态:“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

  核心提示:

  人类踏着大地前进,在走过的地方留下一片荒野。——VC·卡特《土与文明》

  作为内蒙古政协副主席,盖山林在坚守文物考古阵地的同时,近年来将目光转向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生态话题,并在此基础上,于2002年左右与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授盖志毅合作写成《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一书。

  2004年《文明消失的现代启悟》一书荣获第六届国家图书奖,从而填补了我区出版界汉文社科图书没有国家图书奖的空白。

  ★盖山林讲述:我希望的1、2、3、4

  2006年6月1日,盖山林老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本书当时的写作初衷是想告诉读者,就当今的时代而言,人类已步入生态文明时代。为了使人类文明与自然生态实现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第一,需要在自然观、科学技术观和社会发展观等方面实现根本的观念变革;第二,需要抓住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问题如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采取合理有效的方针和政策;第三,要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自然环境的法治观念和伦理规范;第四,是加强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在采访中盖山林老人坦言,在崭新的21世纪里,人类面临的最大最严峻的挑战是人地关系恶化问题。猜想未来想象中的憧憬渺茫无迹,眼前一片黄沙弥漫,沙尘暴笼罩了大半个中国。看着这急匆匆挤进新世纪大门的风沙,不免让人担忧、思虑……

  ★对话盖山林:“我追求永恒的东西”

  6月1日,盖山林老人两部书稿正式脱稿,一部名为《中国景教文物的发现与研究》,另一部为《追寻远去的匈奴足迹》。

  趁着老人不太忙的时候,本报记者与盖老进行了以下对话。

  记者:作为一名考古工作者,您心目中除了考古这一本职工作外,思考的问题还有什么?

  盖山林:从50岁开始,我真正的在反思一些社会历史重大事件背后的真相。

  记者:这一点与您的考古事业有关吗?

  盖山林:有关系,因为考古最讲究求真务实。

  记者:这一点与您的处事低调有关吗?

  盖山林:不完全有关系,处事低调是我从小的性格,在生活中我不是很喜欢那些夸夸其谈的人。

  记者:那么,在生活中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盖山林:在生活中,我可能属于那种不善言谈的人,自然也就谈不上是口才很好的人选。我自己认为自己比较呆板。

  记者:怎么解释?

  盖山林:在生活中我喜欢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认真钻研问题,读书、写作、思考可能是我最为乐此不疲的。

  记者:目前,您最多思考的包括哪些领域?

  盖山林:除了专业外,我更多思考一个人的价值。我认为人活着应该追求一些有价值的东西!人活在世上,到底该干些什么,不该干些什么的问题,是一种人生的终极关怀。

  记者:这样的思考对您意味着什么?

  盖山林:意味着追求。我一直在追求永恒的东西。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