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造就莫扎特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3日12:19 新民周刊 | ||
无论怎样诠释,莫扎特都是完美的。 撰稿/宋明炜 莫扎特生于1756年,到今年整整二百五十周年。虽然莫扎特的生日是1月27日,但这类庆典活动的高潮照例在暑期:今年夏天的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将演出莫扎特所有的22部歌剧
200多年来,人们倾向于相信莫扎特是天生的神童,从他那天真的头脑里丝毫不费力地流淌出灿烂的旋律。那部著名的好莱坞电影Amadeus更是把莫扎特塑造成了永远长不大的淘气鬼形象:在年长的宫廷乐师萨利埃看来,莫扎特完全是个“小流氓”,他满嘴粗话,压根没有“品位”,但却随手能够演奏出最完美的音乐——人们很少知道,其实是普希金最早在其剧本《莫扎特和萨利埃》虚构了这两个同时代音乐家之间的故事。在那个疯疯傻傻、无拘无束的“大孩子”身上,凝聚着浪漫主义对于天才的想象:天才是超凡脱俗的更高存在的证明,他不遵守任何规矩,却从来不会偏离完美。 不过,最近出版的一些“莫学”著作却对这种“异想天开”的天才说提出了质疑。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夏天,关于莫扎特的研究或传记已有十来种新作问世,包括《唐乔万尼时刻》、《剑桥版莫扎特百科全书》、《莫扎特的早年岁月》以及《莫扎特及其歌剧》、《莫扎特歌剧中的认知》等等。其中有些新书所描绘的莫扎特迥异于我们熟悉的神童形象:他不再是一个天真的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而是早熟的雄心勃勃、勤奋工作的音乐家。对于莫扎特的历史化理解本身就是一个“祛魅”(disenchantment)的过程:一些研究资料表明,莫扎特的许多名曲都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经过了长久、反复、艰苦的修改。 在莫扎特的“神童”色彩削弱的过程中,研究者们倾向于重新评价他父亲李奥博得对于莫扎特艺术风格的影响。以往很多人认为李奥博得是平庸的化身,其才能与莫扎特不可同日而语,因此他用传统的方式训练“神童”,是用平庸压制了天才。李奥博得曾经这样评价他的儿子:两种相反的原则统治着他的气质,要么太多,要么太少,他从来不懂得中庸(golden mean)。浪漫主义诠释者对这话嗤之以鼻,天才怎么可以涉足“中庸之道”?但今天的许多学者却认为,莫扎特的成功其实恰恰是因为“中庸之道”:莫扎特后来逐渐接受了父亲的建议,他最成熟的作品如《费加罗的婚礼》、《唐乔万尼》、《魔笛》、《“朱庇特”交响曲》以及他的许多协奏曲,都是将痛苦与狂喜、信心与绝望、热情与空虚等种种极端情感交织在恰如其分的“中间地带”(middle ground)。不是至上的纯美,而是包容了一切的和谐打动了我们。 另一方面,李奥博得所说的“中庸”意味着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的完美结合。莫扎特在这一点上也深受其父影响;他在1782年创作了第十一、十二、十三钢琴协作曲之后,在一封信中使用了他父亲的语汇来解释他如何创作雅俗共赏的作品:“这些乐章是那些轻松易懂的东西和难以索解的东西之间的令人快乐的媒介,它们太美好了,悦耳、自然、不费劲就让人喜爱。其中有些部分只有真正的行家才能欣赏,但这些部分以这样的方式写成,使那些毫无知识的人也不会不感到欣悦,虽然他们不明白是怎么回事……” 沉醉于“唐乔万尼时刻”的人们不会愿意相信莫扎特不是天才——他当然是——但在音乐史家的诠释中,二百五十岁的莫扎特同时也变成了一个信奉中庸之道的古典人文主义者:他的天才在于他能够把一切相反、冲突的事物和谐地交织在一起,用最合适的方式表现美。他的音乐将复杂化为单纯,将传统化为新鲜……他最简单,也最深刻。 无论怎样诠释,莫扎特都是完美的。-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