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中国新闻周刊专题 > 正文

邵氏红楼梦:李翰祥的“幻想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12:32 中国新闻周刊

  邵氏红楼梦:李翰祥的“幻想中国”

  那样雕栏玉砌、曲廊回绕的中国,只能出现在70年代李翰祥所编制的红楼的梦幻里

  ★ 本刊记者/曹红蓓

  1978年,港台电影界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五部《红楼梦》同时上映!包括《金玉良缘红楼梦》《新红楼梦》《红楼梦断》《红楼春梦》和《红楼春上春》。其中,只有由邵氏公司出品,林青霞、张艾嘉主演,李翰祥导演的《金玉良缘红楼梦》给人留下印象。

  林青霞在这部片里第一次古装、反串。林的宝玉风神俊逸,贵气逼人,但,林青霞并非本片惟一的亮点。次年第15届金马奖上,此片最终荣获的是最佳剧情片美术设计奖,及第24届亚洲影展最佳服装及最佳美术设计奖。

  看惯了布景简陋的香港古装剧的人,再看此片犹如做梦。李翰祥镜头下的贾府内闱堪比故宫,古董不是一件两件地摆,而是见缝插针堆满了,十足钟鸣鼎食之家的气象。园子里的飞桥比颐和园里的玉带桥还夸张。大到亭台楼榭,薄纱垂幔,蓝烟的水和翠绿的竹,朱红的桥栏,小到镏金扇子套,手绣丝帕,每一件物事都华丽瑰典,有型有致。

  夏祖辉是当时此片的副导演,李翰祥四十年的朋友和助手。他从没有见过第二个导演对布景道具方面的细节有李翰祥那样的要求:一石一草如假包换,没有一样是塑料的;最小的道具都要求经得起考据推敲;作为古玩字画收藏者,李翰祥戏里看到的书桌和文房四宝多半都是他的个人藏品。

  李翰祥曾在北平艺专师从徐悲鸿。之后由北京到上海,1948年出走香港投入影坛,先在永华后在邵氏片厂,1963年,到台湾创办国联影业公司,1971年事业失败返回邵氏。李的片子里用的是最纯正的国语,拍给那些跟他同样有怀乡心情的人。

  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教授胡克说,《金玉良缘红楼梦》诞生的时期,香港传统电影基本走到头,而李也是强弩之末。本来,稗史片、宫闱片、风月片都是李的擅长,但这部红楼戏死守爱情,李的史观用不上;因为走的是雅路线,李在极俗方面的专长又没用上;也并不是第一次女星反串男角,所以几方面无法做到极致。剩下来的,只能是那些华美张扬的场景和服装了。

  在属于李翰祥的时代,香港大部分有能量的人都是从内地过去的。胡克认为那时候香港一个整体的文化根基就是思乡。其实不只是服装道具,为了追求纯正中国味,当时请来给林青霞、张艾嘉她们辅导身段的,竟也是40年代京城“四块玉”之一的白玉薇。

  李翰祥用邵氏的钱堆出来的“中国”没能延续。香港早年做中国古装布景造型的,多半也来自于内地,后来他们年纪大了,没人接续。现在香港的古装戏在这些方面难免粗制滥造。甚至在李翰祥后期,也开始自嘲没人找他拍片,是因为他要的东西太贵。★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焦雄屏《映像中国》)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