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魅影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3日12:32 中国新闻周刊 | ||
红楼魅影 著名作家端木蕻良曾经说过:“我国第一部诉诸视觉的长篇小说,是《红楼梦》。” 端木的意思是,红楼之前的中国小说,如《三国》《水浒》等,大抵是用来听的。无论是章回的形式,还是写的方法,都适合给说书人做底本。《金瓶梅》对写人情细事有所发
越剧电影:颠倒众生“小红楼” “情”与“美”是60年代红楼影像的基本主题,是那个年代的难得之物 ★ 本刊记者/曹红蓓 1962年,正值1959~1961三年苦日子刚过,却出现了这么一部耗资70余万元、美仑美奂、集分上下的大片——越剧电影《红楼梦》,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很快,用现在的话讲,影片还在点映的阶段,就接到雪藏令,直到15年后方重见天日,这番周折为影片又平添了神秘色彩。而1978年影片复映时的壮观场景,使它终成两代人心中的银幕传奇。 放大了的“情”与“美” 1978年盛夏,在复映的首轮地上海,36家电影院24小时连放。每场快要结束时,影院的后门前门同时打开,观众同时出进,几分钟后下一场就开始。有时候散场因为过于拥堵,满地都是观众遗落的鞋子。 影片从上海到杭州,再到下辖的县城,一路放映下来,竟有很多人从上海一站站追随至偏远的山沟。很快,越剧电影《红楼梦》旋风一样席卷了全国。在黑龙江的农场,知青们为了看一场《红楼梦》,分成几班轮番赶20里路去放映点。 为什么观影史上会出现如此罕有的一幕?是什么让这部电影颠倒众生? 把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舞台越剧《红楼梦》搬上银幕,最初是香港电影人的主意。内地方面则认为影片只能由“自己人”拍摄。最终,越剧电影《红楼梦》,由上影厂和上海越剧二团出人,香港金声影业公司出物联合摄制。因同期开机的还有香港邵氏电影公司乐蒂版的《红楼梦》,就又有个打擂台的意思在里边。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影片的胶片、摄影设备、布景材料,甚至演员用的化妆品都是从香港邮寄过来的,室内摆饰的都是博物馆支援的真古董。如此一来,影片场面的华美精良在那个年代的中国内地自是无与伦比。 影片拍摄时,徐玉兰41岁,王文娟36岁,两位“角儿”艺术上正在巅峰,把一对碧人演得风华绝代。尤其王饰演的黛玉,自然美好,宝光流动又毫不外溢,真正是“玉精神,花模样”。 “我叫它‘小红楼’,因为它和真正有容乃大的巨作《红楼梦》毕竟不能相提并论,但它微观而精致,煽情而秀美”,生于70年代的越剧电影《红楼梦》研究者胡贞对徐进的剧本也极其推崇,认为它“抓住了一个‘情’字,因此深得原著神韵”;同时,此版词藻之美不亚于昆曲台词,结构之美,已到增一寸则嫌多,减一寸则嫌少的地步。 空乏年代的“秘密知音” 在封杀这部戏时,江青曾定性它为“资产阶级的秘密知音”。凡有幸在那个年代跟这个“秘密知音”晤面者,一生都怀着一份红楼情结。这对1974年之后出生的人们来说,是很难想象的事。 上海籍退休教师周乃萌初次看这个版本的越剧,是在1959年国庆,在永安公司后面的人民大舞台,那年她19岁,正上高三。已熟读原作的她,惊叹于剧中人与书中人的贴切,即把此剧引为心中知己。在后来漫长的隔绝里,周乃萌从来没有放弃过等待。突然有一天,收音机里传来熟悉的唱段,周立即从床上跳起来,口里喊着“快了!快了!”不久,她带着爱人、7岁的女儿和自己的母亲,汇入了壮观的观影人群,和大家一起,在酷热的电影院里痛快地洒泪。 对很多今天三十四五岁的人来说,他们的“小红楼”情结不亚于父辈。像周乃萌的女儿一样,“小红楼”可能是他们懵懂初开的精神世界中第一件美好的礼物。 1973年出生的杭州人胡贞回忆,电影还没解禁之前,年历画已经出了不同角度的“宝黛读西厢”,还有印着剧照的饼干桶,这些东西到现在她都好好地收藏着。1979年在杭州,妈妈带着胡贞看了第一场电影版《红楼梦》。此后的一两年中她一共看了7遍。然后她就可以一个人在家唱堂会,从头到尾把所有的角色唱下来,整本地默写台词了。 幸亏有这一部“小红楼”,给人们补了一个“情”与“美”的念想、一个空乏年代的“秘密知音”。 胡贞对“小红楼”情结的剧烈发作是在2000年她初到德国留学的时候。2004年回国后虽有缓解,但有时候中央台戏曲频道放的电影片段,她觉着不过瘾,看完还得看全本;最近电视里放86版电视剧,看到焚稿一段,她觉得意境未到,心里憋屈,又去补看了王文娟版的片段。★ 相关专题:中国新闻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