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元:那一种目光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16日17:37 南京周末 | ||
【周末报报道】7年了,伴着“原声”,左元已从“而立”进入了“不惑”25年了,《周末》,温柔的年轮,恰似左元额头上,那浅浅的皱纹红尘滚滚也好,人海茫茫也罢,忘不了的,是—— 左元印象
瘦,相当瘦。左元的外形,让人印象深刻,但结合着读到过的他所做的文字,还令你感受到“隐忍”二字的力量。 眼睛明亮,也很灵动,与他嘴角边时常挂着的笑意,自然地辉映着。 与人对话时,神情十分关注,会习惯性地将某一边脸,实际上是某一只耳朵,正对着你,这才叫“倾听”呢!时间久了,会担心他的颈椎出问题。 声音温婉,语速舒缓,有节奏和些许带着口音的韵律,听着不累。 鲜有言语激动的镜头,不过就算激动起来,也就是中规中距地将右手伸出来,小幅度地比划几下,就内敛回去了。 加班至深夜结束,他会心满意足地对弟兄们说:我回家哄儿子睡觉去喽! 我们都叫他——左老师。 “原声”横空出世,左元“死”了一回 1999年9月,《周末》报在当时的南京城区增页上推出了“原声”版,这是南京乃至江苏媒体的第一块情感口述实录专版,立刻引起了巨大反响,其“火爆”程度,左元记忆犹新: 当时,全国正是《绝对隐私》一纸风行,折射出人们对情感类话题的强烈需求,报社领导们审时度势,果断决定推出“原声”版,而我有幸被选中成为“主持”。 我是一个很“笨”的人。这以前,我做过美编,做过漫画版和文摘版,每次接到一份新的工作,我都要将自己的思想从里到外来一次高强度“更新”和无数次“预演”,每搞一个新版面我都要“死”一回,嗬嗬。 “原声”最早起名为“原声态”,在发稿前的一霎那,去掉了“态”字。虽然是一字之差,也将它完全定位于“口述实录”。但随之而来的工作量也是始料未及的。 “原声”的第一位发声主角是名女军人,从她的初恋,讲到了她的第一次婚姻及失败,又述说到她再婚中遭遇初恋情人的困惑状态。三个多小时的谈话过程中,她是第一次对人谈起自己的私密,我是第一次听人的隐私,一开始双方都很紧张,但随着谈话的深入,我们渐渐都找到了“感觉”——她是一张述说的“嘴”,而我仅是一只倾听的陌生的“耳朵”。 “嘴”和“耳朵”配合得还算默契,稿子发出来了。没想到读者反应会那样地热烈,说读后感的,要求进行访谈的……来信如雪片,电话快打爆,呼机呼断电。最多的时候,我一周要进行4到5次访谈,最后能成稿发出来的必须经过左右取舍半天。让我惊讶,原来有那么多人困惑于感情的迷局之中,原来有那么多人想要倾诉啊?! 新版面,新读者,要求我尽早适应新的状态。最早的几期稿件中,我还不自觉地在文中夹杂一些个人的评述,尽管试图公允,但还是有了自己的观点。在与领导和同事们的切磋中,思路逐渐清晰:我是记者,我必须站在新闻的背后,用事实说话足矣,这样才能保持“原声”的“原汁原味”。就这样,“原声”的风格确定下来了,值得庆幸的是,这种味道至少在当时是得到了读者的普遍认可的。读者,始终是我心目中的老大。我的任务就是整合文字,给他们诉说那些或凄美的,或动人的,或悲壮的故事。我想说的都在倾诉者的言谈之中,通过阅读,读者可以寻找自己的情感碎片,整理自己类似的情感经历,走出自己的情感误区。读者找到了路,“原声”也就有了路。 就在这种“死去活来”的感觉中,“原声”上路了。 左元语录 ●我是一个普通记者,也就是一个平民,读者是来跟你诉说困惑的,他们充分信任你、尊重你,不是来找大爷的,不是来听你所谓的说教和训斥的。 很难想象那种主持人居高临下指手划脚的访谈节目,能为老百姓心中增加多少快慰。 ●我不是什么心理专家,说到底,我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爱心,一点点耐心,一点点平民意识,一点点对众生的尊重,一点点对我的职业的敬畏之心。 ●格调的高低,不在于你所写的题材,而在于你的视角和立场。 “有的话像刀子一样划过你的眼睛” 七年“原声”,左元采访了数百位对象,问他得到最多的是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是感动和牵挂。在这个日益多元化的社会里,他说:“那一段段真情流露,时时在温暖着我,也在温暖着我的读者。它让我们相信,今天,依然有真情!” “原声”的文字,始终是真实质朴的;“原声”的视角,始终是温恭平视的;“原声”在形式上,始终是殚精竭虑…… 翻开《周末》那厚厚的合订本,每一个“原声”版面,如同静止的画面撞击着人的感官,“有的话像刀子一样划过你的眼睛”: 上学的时候,我们到敬老院做好事。我(女主角)在擦窗子,透过玻璃,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再一看,是他(男主角)在跟老人打麻将!他从小就喜欢赌。 ——我该做“落跑新娘”? 他字字带血地说:我们一口泥一根草地垒起一个窝,“第三者”用竹竿轻轻一捣,就把我们的窝掀翻了。 ——不想离婚 “丘比特还在跑……”他打开那个小音乐盒,“我担心它生锈了呢!” ——105天,我的婚姻画上句号 (女主角给左元说)恐怕大多数被你采访过的人都会有我这种感觉,因为人是渴望倾诉,渴望被了解的……谢谢你,让一个很长时间伤感的女人心里轻松了许多。 ——飘来飘去的女人 儿子才两岁,不懂事,在(离婚)法庭上跑来跑去,叫着爸爸妈妈。 ——嫁给一个不回家的人 (人流以后,已经成形的)孩子掉下来的时候,护士讲了一句话,我永远忘不了:“你是拿回去埋掉呢,还是送到太平间?”……身上很冷,我抱紧自己的胳膊;心更冷,我不知道怎么为心取暖。 ——我怎么总是“第三者” 寄人篱下,我们都很小心……晚上下班,有时候我会从老师家的楼下绕一下,看到窗户里透出的灯光,很温暖,虽然女主人不是我,但我感觉他离我很近。 ——徘徊在老师的窗外 有时候,绝路也是一条生路。 ——我不是一只“备用胎” 爱情是本什么样的书?这一本和那一本是不同的吧,有的多姿多彩,有的单调乏味……但有一条,不能是“非法出版物”。 ——我们的爱情是“非法出版物”? 在一个陌生的没有归属感的城市里,要完成自己的梦想,支撑那瞬间袭来的孤独,是多么不容易……谈过一场轰轰烈烈恋爱的人,多半就像患天花,第二次基本上就可以免疫了。 ——爱情是“易碎产品”? 左元的“原声”·无功受禄 其实,读者也给了我很多温暖。2001年12月,读者朱小姐送给我一份礼物,一套彩色铅笔,还有一封长信—— 我周围的很多朋友、同事都特别喜欢看你的《原声》版,于是每周四(当时《周末》周四发行)成为一个值得期待的日子。周四总是会提早去办公室,因为办公桌上会有一份漂亮的《周末》摆在那里。无数次地想去看看你,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心里有些遗憾,回家跟妈妈讲,妈妈说:“那有什么关系,好像一个鸡蛋你觉得好吃,何必一定要知道下蛋的母鸡呢?” 你不是明星、歌手,无法站在舞台上享受鲜花、掌声,那么,我只能用我的目光向你致敬——看每一期的《原声》,做一个忠实的读者! …… 左元又开“新花” 7年,变化日新月异,当年的“情感版块”模式已遍地开花,从报纸杂志到电视访谈,再加上无所不在的网络,到处都是“情感热线”,是人就敢当“情感专家”。这当中,“原声”的“普及”工作功不可没。正如左元所说:7年了,一句话,五味俱全。由于大环境的变化,“原声”的影响大不如前。每每想到这些,总觉心情复杂。 其实,这未必不是好事。第一,说明人们的心理抗击打能力提高了,当年的那些看似痛苦的人和事,如今司空见惯,自由排解了;第二,人们宣泄的管道增加了,不算前面的那些媒体平台,就说如今横扫一切的网络博客,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是主编,比起和编辑记者面对面,更多了几分从容和淡定。 那么,作为一个曾广受关注的老牌栏目,“原声”的路该往何处走? 就在“为伊消得人憔悴”之际,峰回路转。一本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文化名人访谈录,为左元打开了另一扇窗户——爱情人生的一个切片,而人生,而我们所经历过的那些年代,会有多少事情令我们感怀,值得我们珍藏啊…… 于是,经过长达数月的准备,就有了: 2006年11月9日,“原声”的新声——回望八十年代。 开篇的文章为《成长·向往远方——对话DJ文岚》。左元在约请文岚时,所发的短信是这样写的:一定要聊一聊,给我们梦中的八十年代留一点记录吧。 还是那个左元,仍旧是他所崇尚的平民视角,清澈而沉稳的目光,依然关注的是普通人在那个时代的不平凡故事。拓宽了的是视野,不变的还是真情,互相温暖。 是为大爱,如同我们在左元身上感受到的那种无言情愫。 “原声”,原来的声音,原来你还在这里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