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正文

翁乃强:天安门就象红色海洋里的巨轮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2日15:48 新世纪周刊

  《回放》纪录了“文革”开始时最为壮观的一个瞬间——1966年8月18日毛主席第一次接见红卫兵。天安门城楼下是一片红色的海洋,独特的拍摄视角使天安门城楼犹如一艘正在启航的巨轮,毛泽东如总舵手般站在船头,向红卫兵挥动着帽子。

  “其实这个角度也是迫不得以选择的,”翁乃强说,“我们不是中央组,没有资格登上天安门城楼,只能站在下面拍,最多能够上到观礼台。”一次遗憾成就了一幅珍贵的历史
影像。当时,翁乃强是《人民中国》杂志社的摄影记者,怀揣着对那个年代特有的真诚与狂热,以及对工作的责任感,他拍摄了一组震憾人心的《回放》。照片的氛围和色彩,见证着一个特殊年代的虔诚与冲动,刺激着人们的眼睛和心灵。

  翁乃强出生于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父亲是一位爱国华侨。在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以后,翁乃强的父亲毅然地陆续送他的七个孩子回国。1951年7月,14岁的翁乃强登上了回国的轮船。当轮船抵达广州港口,“解放区是天是晴朗的天… …”欢迎爱国华侨歌声响起,翁乃强的心中涌动着太多的荣耀和激动。

  1964年,翁乃强从中央美院油画系毕业,分配在《人民中国》日文版杂志社工作,“周总理、廖承志和陈毅同志很关心外文局的工作,总理曾经对我们说,要事实求是,不要强加于人。这在后来也成为我们拍摄新闻图片时一贯遵循的指导思想,所以《人民中国》拍摄的照片历来反对摆拍。”翁乃强说,“现在来看,领导的思想不解放,我也不可能拍出这样的作品。”

  另一张《回放》,毛泽东主席挥动帽子的手臂微微向上抬起,这一刻被天安门城楼上的新华社记者拍到,后来成为通稿,而翁乃强的这幅作品则被他小心地珍藏起来。

  “真实地纪录了时代的照片才有生命力,”翁乃强说。中华摄影协会副会长方学辉评价翁乃强“在创作中没有沾染‘ 文革’时期弄虚作假、任意导演的不良作风,他现场抓拍的一幅幅、一组组自然生动、真实可信的摄影作品为新中国的外宣事业做出了贡献。”

  在作为职业摄影人的26年间,翁乃强经历了“文革”和改革开放两个不同的时代,参与了多个重大事件的拍摄工作,如“文革”期间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红卫兵、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天安门“四五”运动、欢庆粉碎“四人帮”胜利大会、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为历史留下了一批真实生动的影像资料。

  从中央美术学院退休后,翁乃强并没有赋闲在家,除了参与一些与摄影有关的社会事务,他经常带着相机到处转,随时纪录社会生活中正在发生的、真实的点滴片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rss订阅】【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