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俐谈部分人靠绯闻成名的现象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16日10:30 南方人物周刊

  人物周刊:你怎么看现在有些人靠绯闻成名的现象?

  巩俐:这跟那些狗仔队有关,有的、没的全写。其实很多演员是很在意自己的形象的。

  人物周刊:有些演员自己或是公司会去放一些消息有意炒作绯闻,然后他们自己再出来辟谣。

  巩俐:哦,是这么回事。(愣了一下,反问)但这和你的表演,和你的工作,和你的艺术生涯有什么关系呢?

  人物周刊:现在有些人认为只要红了,负面新闻也无所谓。

  巩俐:(笑)先出名,先混个脸熟,不管演技不演技是吧?但是我觉得这个东西很短暂啊,这对一个人的身心是会有很大影响的。你一下子红了,你红得乱七八糟,红得没有道理,大家知道的你的东西也是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有一天,大家对你的这些东西不感兴趣了,因为你没有再多的东西给大家了,大家对你不再感兴趣的时候,你的心态就会一下变得很奇怪了。你不愿接受你不红了,你没有前呼后拥,公司也不重用你了,你身边的人也全跑掉了,心态上会有很大的问题。这种挫折别人也帮不了你。演员还是应该好好去表演,好好去琢磨角色,把工作做扎实,这可能是一个很老的观念,可我觉得这是比较保险的,身心比较健康的方式。

  人物周刊:最近有一个女演员说娱乐圈很多人出名是靠潜规则——靠和导演的一些特殊关系获得角色。

  巩俐:(笑)我不知道现在这个风气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该怎么说。我觉得谁和谁也不重要,如果谁和谁在一起,出来的作品挺好,那就谁跟谁吧,你管他呢,对吧。(笑)如果说谁和谁在一块,出来的作品真的很优秀,那他们俩可能真的有得沟通,你反倒会很敬佩他们,你也不会觉得那些关系有什么重要了,那是人家的私人问题,你也不会去追究了。

  可如果谁和谁在一块,出来的作品乱七八糟,让人家说,“什么呀”,那就没意思了吧,谁跟谁的炒作也没什么意义了嘛,你爱跟谁跟谁,你跟谁也就这样了嘛。这是我作为一个老百姓的心态。

  人物周刊:你很少有负面新闻。

  巩俐:你们对我的认识可能很多还是来源于对作品的认可。你们会觉得我是一个很认真的演员,起码每出一部作品你们都能觉出巩俐是在用心去演。她不是靠什么乱七八糟东西出来的。和她交流的时候,发觉谈话也挺直接,也没有乱来,她的私人生活问题爱怎么着怎么着吧,她电影挺好的,就这么着吧。如果你们不喜欢我扮演的角色,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我的粉丝认识我,都是通过作品吧,我也很少有别的新闻,也不参加任何PARTY活动。

  我要演最好的本子,演主角

  2000年,两人自分手后在戛纳电影节第一次相见,记者提问“能否再合作”,张艺谋说,一个导演总是想跟最好的演员合作,而巩俐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巩俐泪如雨下

  影视圈里导演与女演员擦出事儿来的太多了,可真正能彼此激发出创造力的,也就这一对了

  -本刊记者 陶子 发自上海

  1988年夏末秋初,苏州观前街上的一家电影院门口,大红棉袄、流海齐整、露点虎牙的巩俐定格在《红高粱》的大幅海报上,清冽得像一串刚刚摘下的红辣椒,那是她最初进入公众视线的样子。

  在此一年前,为选角“九儿”与巩俐第一次见面的张艺谋说:“她给我的第一个印象是很瘦、清秀、聪明、眼睛很有表达力。当时她穿着一件宽大的衣服试镜,与我想象中的《红高粱》女主角对不上号。当时,我心目中的女主角应该是一位漂亮的女子,而且有一种强烈的情感。后来经过进一步接触,我发现她的性格正是人物需要的。她在外表上很纯,不张扬、不夸张,但内心和性格里却有一种泼辣可以表达出来,这样在戏里出现会更好。”

  第一次当导演的张艺谋以摄影师的审美,“由外而内”地选择了巩俐。那一年,他37岁,她22岁。

  这个“内”,巩俐的朋友们解释为倔、执拗、爆发力,巩俐自己的解释是:很中国、很北方。

  也就这一对

  资深电影人林旭东曾说,影视圈里导演与女演员擦出事儿来的太多了,可真正能彼此激发出创造力的,也就这一对了。

  从1988年的《代号“美洲豹”》,1989年的《古今大战秦俑情》,1990年的《菊豆》、1991年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到1992年的《秋菊打官司》,两个人的名字在银幕上下紧紧相连。许多人至今记得《古今大战秦俑情》里头戴斗笠、一袭白纱的冬儿那令人心悸的回眸一笑,冬儿与蒙天放(张艺谋饰)的爱情戏简直完美——恋爱中的创造力,不可低估。

  绿头巾、大裆裤,大象一样在镜头前移动的秋菊让巩俐一气拿下1992年的“金鸡”、“百花”双料影后,以及第49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巩俐在2003年说:“我觉得比较满意的是《秋菊打官司》,这部戏让我的戏路一下子开了许多,视野也开阔了,那应该算是我演技上的第一个台阶。”

  中戏85级表演班同学田有良这样说:“她是天生演戏的料,只要一上表演课,到台上一比划,实力就显出来了。巩俐的戏从来就是演得最棒的一个,同学都爱看,很容易被她带进戏里去。”刘冠军则记得:“巩俐连作群众演员都充满了激情。”

  1985年一同考入中戏表演班的同学,史可、贾宏声、赵亮、刘冠军、伍宇娟都很活跃,但“巩俐是我们班同学中走得最远的一个”。

  巩俐一路走向国际影坛,与“导演”(对张艺谋特定的称呼)的感情也走向深浓。《满城尽带黄金甲》公映之前,有人翻出不少老照片:两人于1990年在泳池旁拍摄的亲密照片里,张艺谋也会扮鬼脸;1992年春,张艺谋和巩俐依偎在长城上,笑容灿烂。14年后,拍摄者张伟平交待背景:“当时42岁的张艺谋想让27岁的巩俐演一次女皇,他们在长城上许愿。他要拍一个对自己的男人一往情深的女人,残暴背后藏着痛彻心肺的柔情。”

  1990年冬天,张艺谋与妻子离婚。这段恋情遭到“全国报纸讨伐”(张艺谋答《看电影》杂志问),巩俐也背负沉重的道德压力。张艺谋的女儿张末回忆起这段往事,言辞冰冷:“爸爸和巩俐在一起的日子,我还小,不太懂他们的事,也是因为巩俐,才使我的童年少了一般孩子的乐趣,多了些沧桑。我至今也不清楚,像巩俐这样的大明星,她和爸爸在一起的日子,为何要对他惟一的女儿这样仇视,扼杀我们父女接触的一切机会呢?”

  其实,类似的故事,在当时的中国遍地都是:人随社会急剧变动,自我苏醒,感情苏醒,原先的鞋不合脚了,换新鞋,麻烦接踵而至。痴男怨女散落在街巷,只因“名人无隐私”,巩张恋成了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类似情侣遭遇情感困境的一个个案。

  有一点值得注意,众多讨伐声里,鲜有“为了角色傍导演”的指责,这与今天娱乐圏类似绯闻产品有着本质区别。当然今天,人们不再有兴趣从名人的婚变中酝酿一次道德伦理的激辩,而改为热心消费它们。被广泛传播的情感关系,早已烙上了“商业”二字。

  对于这样一个一日三变、朝秦暮楚的演艺界,这两个名字,相连得实在过于长久。

  结婚10年

  九儿和冬儿时期的巩俐是柔和而美的,到了第7部合作的《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观众隐隐看到巩俐的脸庞越来越精致,也像刀削般愈发锋利起来。她常常借适当的角色挥发一些戾气、嘲讽和风尘感,演得很好,也让人心惊。

  1995年1月,张艺谋在拍完《摇啊摇,摇到外婆桥》后,正式向媒体宣布与巩俐分手。曾有好事者向媒体透露,与巩俐分手后,张艺谋曾远赴澳大利亚疗伤,巩俐也隐居了一段时间。

  1996 年2月15日,巩俐与长她11岁的香港英美烟草公司总裁黄和祥结婚,正式宣布婚后逐渐淡出娱乐圈。

  她真做了。报载,巩俐婚后把家安在香港,把父母接到北京,隔一段时间,飞到北京看望父母。圣诞节和春节等重要节日,跟丈夫一起去新加坡看望公婆。婆婆身体不好,巩俐端茶倒水,陪拉家常。每次去外地,还会记得给公婆带当地的土特产。打折期间,她被香港狗仔队看到与女友在太古广场“血拼”,在试衣间忘记拉帘子。

  这个在中戏有时与男生见面用“打你几下”来打招呼的北方女子,因其身材“有压迫感”而令周杰伦有时不敢正视的北方女子,今天依然是一部分北方男人的美女标准:“高大丰满,像巩俐那样”。

  被命名为谋女郎的后来者一个一个崭露头角或昙花一现,巩俐迎来的已是收获季,她身穿旗袍,走在戛纳电影节的红地毯上;她的名字被一些外国人记住,但同时记住的是导演艺谋•张。

  因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2000年春天,黄和祥离开了工作20多年的英美烟草公司,赋闲在家。而巩俐一直处于半退休状态,加上要支撑各自身后的大家庭,照顾双方身体都不太好的母亲,巩俐与黄和祥第一次感受到经济上的压力。沉寂近5年的巩俐决定复出影坛。消息一出,日程表排满两年。

  “丈夫失业,家庭经济危机,国际影后为了养家复出拍片”,这类小报消息,巩俐看得淡,但重复三遍以上,人们也就记住了。据说黄和祥因此承受了很大的心理压力。

  2003年《周渔的火车》酿出绯闻。3月,北京一家媒体率先爆出“巩俐离婚,与孙红雷拍拖”的消息,说巩俐与男主角孙红雷擦出火花。很快,全国很多报纸和网站都转载了这一消息,传言四起。

  不久,巩俐去巴黎拍摄化妆品的宣传片,孙红雷也在巴黎参加另一活动。香港某周刊爆料,说巩俐与孙红雷在巴黎秘密幽会,还说当地媒体拍到了两人在海边手牵手漫步的照片。

  黄和祥一纸诉状将这家周刊告上法庭,最终赢了官司。2004年6月,新西兰电影展上,作为嘉宾的巩俐与黄和祥挽手出场,似乎回应了婚变谣传。但也有媒体指出,黄和祥是百分百的生意人,受西方思想影响,应酬以商界朋友居多,夫妇二人其实各玩各的。

  2004年10月,黄和祥应邀担任亚信金融卓越基金会的区域总裁,负责该基金会在亚洲的全部工作。巩俐在内地的亮相日见频繁。

  11年后的合作

  1996年底,巩俐与华裔导演王颖合作拍摄影片《中国盒子》。也有大公司有意签约,希望将巩俐打进好莱坞的市场,并且开出优厚条件,巩俐的态度是:“合作可以,主要看片子本身,剧本有没有意义,我要演最好的本子,演主角,不演配角,演一个东方好女孩,不能演一个大花瓶。”两年内,她拍了《艺伎回忆录》、《迈阿密风云》等几部英语片,虽然演技不俗,但国内观众不大习惯,总觉得缺了点什么。

  1998年巩俐代言某品牌葡萄酒,广告片在央视频繁播出:巩俐身着一袭白色旗袍款款走来,冲着镜头粲然一笑,这部广告片是巩俐几经斟酌,指定由张艺谋执导完成的。据联系人说,在拍片的两个工作日里,两人言语不多,但非常默契。

  2005年10月,张艺谋筹划推出一部史诗巨片,邀请巩俐出演。2005年12月2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电影诞生100周年大会上,巩俐、张艺谋和几百名不同时代的电影人聚集一堂,巩俐回复张艺谋,她接受邀请,约定2006年2月开始新片的拍摄工作。于是人们听到《黄金甲》时期两人彼此欣赏的话语。譬如,张艺谋说:“11年来她演的片子我都看过……现在是她演戏最好的时候,她的速度和力量都让我惊讶。”

  无限的阐释并不能简化问题,我们也无法将命运这项变数塞给中国电影史。只是,巩俐的两次流泪反复被人提起:2000年,两人自分手后在戛纳电影节第一次相见,记者提问“能否再合作”,张艺谋说,一个导演总是想跟最好的演员合作,而巩俐是中国最好的女演员,话音刚落,坐在一旁的巩俐泪如雨下。2006年3月,《黄金甲》首场发布会上,张艺谋重提14年前长城许愿的“女皇梦”,巩俐又泪下。

  “巩俐重情义,是个非常大度的人,也就是这点成全了她。” 同学田有良说。而每一个与之有过联系的人,都没有说过她的不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