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南辕北辙:马拉松的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04日14:46  新民周刊

  参加马拉松其实也有点修行的意思,有的人折磨自己的身体是为了得到某种精神上的超越,有的人通过受苦来换取一 群人的认同,共同跑向一个终点。

  撰稿·沈双

  什么是游览纽约的最好方式?十一月第一周的周末,这个问题的答案是马拉松。今年大概有四万多人参加了马拉松。 很多人象往年一样花了很长的时间才跑完这二十六英里的距离,但是不管怎样,马拉松象往年一样,是公开的。不像其它的竞 技比赛,你不需要晋级,不需要有比赛经验,只要跑得动就能参加。据说报名的人数多到必须要抽签才能上场。

  我本来不关心马拉松。我的跑步习惯,仅仅限于健身房的跑步机上面的两至三英里,但是我发现今年的马拉松宣传活 动特别热烈,广播电视海报轮番轰炸,马拉松三个字简直成了“TalkofTown ”(街谈巷议)时髦的话题。引得我 不得不融入了这马拉松的情绪之中。

  听广播电台组织的“你为什么参加马拉松”的Call-in节目,好几个人谈到马拉松第一个字就是“痛。”有人 说等你跑过一半的时候,你身体里所有新的旧的伤痛都出来了。有一个女的说跑到一半骨盆裂了,自己还不知道,一方面觉得 疼,另一方面仿佛身体把骨盆绑在一起,不让它散开。有一个女运动员,曾经参加过奥林匹克一万米长跑比赛,第一次参加马 拉松的时候还是觉得疼,跑过一半后只能不断地骗自己再多跑一里,这才坚持下来。

  村上春树在关于跑步的书里讲到自己在希腊跑六十二英里的超级马拉松时,跑到最后觉得身体仿佛是一块牛肉,完全 脱离意识而存在着。因为艰难,很多人就产生了特别强烈的感情需要,比如有一个听众打电话到电台说,如果你的朋友答应到 哪一个地方的路边去迎接你,他们最好如约出现,否则那种失望比身体上的痛苦更难以忍受。也因为马拉松是个极限的挑战, 很多人参赛不是因为喜欢跑步,而是为了慈善行为,比如美国有个挺有名的演员艾德·诺顿就组织了一帮人为非洲的环境保护 募捐。他们设立了一个网站,任何人都可以为了支持某个参加马拉松的志愿者而募捐。

  这么说起来实际上马拉松和有些宗教行为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绝食。印度建国前后爆发了大规模的种族纷争,甘地 看着心痛,又没有办法以理性的方式说服大众,只能利用绝食来说服民众。虽然绝食不一定是一个宗教行为,但是甘地当时已 经是近乎圣人的宗教领袖了,他的绝食就变成了一种祈祷,具有强烈的感召力量。

  还有一个印度作家纳拉扬也曾描述过一个假圣人在公众的压力之下不得不答应为求雨而绝食,结果反而得到了意想不 到的精神经验。参加马拉松其实也有点修行的意思,有的人折磨自己的身体是为了得到某种精神上的超越,有的人通过受苦来 换取一群人的认同,共同跑向一个终点。

  另外还有一个心理的层面。纽约的地铁巴士上贴满了海报,都教导人们“跑起来,摆脱悲观,把忧郁抛在身后。”这 种宣传方式是以前没有过的。大概是因为金融危机,失业人口始终没有减少,所以患忧郁症的人多了,需要鼓励。这种口号太 直接地把身体训练和心理治疗联在一起,实际上也是强调跑步的精神作用。

  马拉松绝对不纯粹是一个全民体育运动。我甚至怀疑它这样的挑战极端,是不是对于身体真有好处?据报道纽约马拉 松参赛最年轻的选手只有九岁,不过这是在一九八一年以前的事,这之后,就有了年龄限制,十六岁以上的选手才能参赛。七 十年代的几个年轻选手成绩都不错,但是后来都是浑身是伤。想来也对,七十年代是美国长跑开始风行的年代,想想“阿甘正 传”里面的那个执着而可爱的智障人士,就对当时的文化有点了解了。

  当然有人努力就有人偷懒。十几年前有一个著名的故事,一位女选手莫名其妙地得了第一名,原来她是乘地铁到达目 的地的。去年还有两个女选手抄了一个近道,越过一个区没有跑,结果也拿到了好成绩。今年很多人很气愤,认为全程走过来 的人不应该与跑完的人一样,拿到同样的证书。我对此比较不以为然,这个社会把成绩看得太重,因此取得了某些成绩的人总 是需要把自己和别人区别开来,不管马拉松多么公开,这一点都是不能改变的。

已有_COUNT_条评论我要评论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新民周刊

相关链接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