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菲:内人与外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9日17:09 新世纪周刊 | ||
-孙亚菲 前些日子看到一篇老美的文章,写他在中国的遭遇,走到哪里都被当外星人围观,据说一司机为回头看他,把前面的车都给撞了。如此超常规的瞩目令他异常恼火,咬牙切齿地诅咒他在中国的"明星式生活"。
除了猜测这位作者的长相是否有某些标新立异之处外,我完全不怀疑他的陈述。许多年前鲁迅就说,北京的白菜运到浙江,便被尊为"胶菜"。都是麻黄色花纹的猫,中国出生的叫"土猫",成群结队地在小区里流浪,外国来的便成了"英国短毛",要卖到万儿八千,正所谓物以稀为贵。 不过,不管那位不想当"明星"的美国仁兄是拿拿样子还是真生气,他不得不承认,这种被高度关注的生活绝对利大于弊,起码得到不少实实在在的好处。 说起国人对老外的那种好,那真是发自内心的友善和喜欢,对外国文化的好奇,也是真正地感兴趣。国人看老外,第一反应总是体谅他们像白求恩一样"不辞艰辛、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所以要不计条件地"回馈",处处奉之为上宾,绝不像美国人对待外来者,脸上的亲切和骨子里的距离感,实际上相去甚远。所以,老外在中国,无论富贵贫贱,基本上过着一种"朋友好交,美女好泡,日子好混"的"三好生活"。 这似乎是泱泱大国"礼仪之邦"的美德所致,然而这种美德好像并不适用于国人自己,比如新疆来的民工,就很难被归入"自远方来"的朋友一列。要说势利,不少国人的确有这毛病,但在对待外国人,尤其是欧美人的问题上,即便他们只是身无长物的旅游者,也不妨碍国人对他们的好感。 说起来,真正的心理根源已经不新鲜:长达百年的殖民与半殖民后遗症,半个世纪战乱的创痛,以及经济科技上的长期落后,摧毁了我们对于自己民族和文化的自信力。 即便如今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了,我们的城市生活不比纽约伦敦逊色,也恢复不了我们的自信力。我们没有人再为五千年历史与文明而自豪,对比国外日新月异的科技,四大发明在我们眼里简直成了一种讽刺。我们迷恋所有的西方符号:好莱坞、耐克、沃尔玛、雅皮。即使美国最大众化的星巴克,在中国竟然能衍变成津津乐道的时尚,直把分店开进紫禁城。 所以一个汉语讲得地道的外国人在中国可以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而这样的事永远不会发生在美国--英语讲得比本地人更利索的中国人多得是。 这种自卑情结是如此根深蒂固,多年前上海租界有"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招牌,源远流长到今天,几乎各大城市都有只供外国人消费的酒吧与餐厅,看来白求恩们都搬到了中国。成都一家餐厅公然宣称只对外国人服务,我试过一次,招牌跟菜单只有英文,还没落座,老板就过来告知准备打烊。难怪我的一位美国朋友无不感慨地说,回到美国才知道,自己在中国被宠坏了。 不仅国内如此,国人到了国外,也难摆脱这种深入骨髓的自卑。留美学生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雄心勃勃地要融入主流社会,首先做的就是跟自己族类断绝联系。在加州时曾遇到两个典型的例子:一个自来了美国便不再参加任何中国人的聚会,甚至不屑跟中国同学讲话,理由是"为提高口语能力净化语言环境"。另一个只要美国人在场,就绝不跟中国人照面,后来嫁给了美国同学,除了自己父母,没有任何中国人被邀请参加她的婚礼。 中国历来讲求孔孟的中庸之道,也就是平衡,但在内人与外人的问题上,却始终掌握不好力度。既然要学欧美,就应该学到骨髓里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如美国的每一个招聘广告后面所写:这是一个平等的机会,无论你的种族、肤色、性别、宗教、婚姻状态、性取向和国家原籍。 哪怕那只是广告。 相关专题:新世纪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