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蔣光照先生的母校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15:07 西安交通大学网站

  早就听说有一位台湾老人非常热愛交大,他是第一批返回大陆的台胞之一,现定居上海,虽已年近九旬,他仍然为交大的发展出谋划策。10多年來,他去上海交大的次数已有600 多回了,为了交大的进步与发展倾尽了毕生的精力。直到交大108 周年校庆前夕,我才如愿在西安见到了这位慈祥的老人。老人姓蔣名光照,祖籍浙江。初中毕业后考入全国最好的上海中学,1936 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实业管理学系。入学一年后,日寇抢占了徐家汇校区,学校不得不东搬西迁,直到11 月才在租界找到地方上课,由于校方无法及时通
知回家过暑假的同学,只好延迟1 年开学,因此,蔣先生于1941 年完成学业。

  蔣先生回忆到:“当年交通大学是全国声望最高的理工管理学府之一,甚至超过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

武汉大学和南京大学(原中央大学)。当时全国每年大约有10 万高中毕业生,其中5 万人选择了就业;而在考大学的5 万人中,有4 万人选择报考理工科院校,而95% 的人因为录取的机会太小根本不敢报考交通大学。在报考交大的2000 多人中,交大只录取了200 人,录取率仅为10% 。当年很多沒被录取的人,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和南京大学(三所学校分別单独考试)念过一年后,重新报考交大,可见当年能进交大就读是十分的不容易。当年蔣先生同時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和金陵大学(现
东南大学
),蔣先生自然而然就选择上海交大了。他为自己的母校曾经的辉煌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所以现在特別希望交大能回到从前的辉煌。曾经为台湾经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潘文渊教授,當年以备取第五名的身份被交大录取(备取学生是指当正取的学生无法进入大学读书而做替补的学生,當年交大电机系正取的学生为 30 名,备取的学生为5 名,当时將备取的学生视为正取学生)。已故的台湾中研院院长、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先生當年也未曾考取交大。可见当年交大的学生是万里挑一,个个都是精英。蔣先生自豪地说:“电脑大王王安、2000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数学大师吴文俊都是我的同班同学。”蔣先生坦言在交大求学的经历使他受益终生,如果沒有进入交大学习,就沒有自己的今天。

  为了加強海內外校友的联系,蔣先生经常奔波于美国、大陆和台湾。1980 年他第一次到美国波士顿参加了王安主办的校友大团圆,当时上海交大的主任邓旭初也參加了这次聚会。此后,1985 年在洛杉矶,1990 年在新泽西州再度举办。在新泽西州校友聚会时,蔣先生宴请了前來參加聚會的西安交大的党委书记潘季教授、上海交大翁史烈校長、北方交大万明坤校长、西南交大沈大元校长以及台湾新竹交大校长阮大年教授。五位交大的领导人都同意蔣先生建议每年聚会一次,共同探讨交大的发展战略。回国后,2 年过去了,5 位交大领导每年一次的聚会卻一直沒有得到实施。热心的蔣先生主动询问上海交大翁史烈校长何故,翁校长说一直沒有人牵线,蔣先生毫不犹豫地說:“我来帮你们联系。”1993 年,台湾新竹交大校友会向大陆四所交大发出邀請函,四所学校向国家教委提出申請去台湾參加校友会,但是过了將近半年,国家教委却迟迟沒有批复。蔣先生急了,亲自到北京找丁关根校友帮忙,并发函给江泽民总书记,很快便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亲自批复。1993 年大陆四所交大校长來到了台湾,与新竹交大校长一起共谋合作,商讨交大的发展,同时也參加了校友的各种聚会。蔣先生陪同參加了所有的活动,大家都十分钦佩蔣学长的才干,十分感谢他为海峡两岸交大校友聚会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蔣先生說,自己过去到上海交大的次数比较多,到西安交大来的次数比较少,这次是他第六次到西安交大來。今年回母校一看,发现西安交大继承了老交大的优良传统,文明的校风和严谨的学风,自己感到很欣慰。校园景色很美,绿树成荫,图书馆、教学楼、思源活动中心、体育场等都很有气魄。虽然西安交大地西部,办学资金困难,但是人气很旺,教学成果和科研成果都处于国内一流。他表示,回台湾以后,他要尽量发动海内外的校友为西安交大做事。

  蒋先生在校期间,参观了图书馆和科学馆。看到梧桐东道边上树立的千秋石,感慨万端。说教育事业是千秋大业,自己愿为千秋大业尽绵薄之力。说这掏出钱来捐给学校。他深情地告诉身边的人说:“我爱交大,交大为我的一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愿意为交大成为国际一流大学做毕生的努力。”

  在郑南宁校长会见他和专程从美国回来的郑国宾学长时,蒋先生对郑校长说:“西安交大名扬四海,令海内外校友非常振奋。你们没有辜负广大校友的期望,做出了突出成就,我愿意促成台湾的实业家为交大的发展贡献力量。”当他看到西安交大《校友之声》杂志时,非常高兴,当场捐款予以支持。

  在西安期间,蒋先生还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大雁塔和新落成的大雁塔文化广场。看到蒋先生健步如飞,谈笑风生的样子,我由衷的钦佩和高兴。当我向他请教养生之道和健身之法时,蒋学长一边自由自在的舒展着筋骨,一边笑着说:“我无特别的养生之道,食物定量,睡无定时。但有两点供大家参考,一是要多动,即多运动以及参加各种活动。二是要乐观开朗,助人为乐,自得其乐。”

  看到身边这位精神矍铄,身板硬朗的老人,谁能相信他已年近九旬呢?我衷心祝愿蒋先生健康长寿,幸福年年,蓬莱盘进长生果,玳瑁筵开百岁觞,在推进交通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伟大进程中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