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电视骗购黑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01日13:56 生命时报 | |||||||||
号称技术先进 拼命夸大疗效 明星现身说法 抬高产品价格 老百姓最近都在热议一条大快人心的消息。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以下简称工商总局)日前联合下发通知:自8月1日起,所有广播
直销广告遍布电视台 在广告圈有个不成文的说法:凡是在新闻、影视剧、综艺节目之外、非黄金时段播出的广告,都称为“二类广告”。而此次被禁的电视购物节目,正是这类广告的“主力军”。记者做了一项调查,在晚10时到12时这段时间,山东、河北、四川、河南、云南、广西等近10家卫星电视台都播出了电视直销广告,每次播放时间为10至20分钟,主要内容是减肥药、减肥器械、丰胸和祛斑祛皱的美容产品。这些广告就像孪生兄弟,以减肥甩脂机为例,不仅山东、河北、云南等6家卫视同时播这一产品广告,每次都连播3遍,而且几个品牌无论产品“长相”,还是减肥原理、宣传口号,甚至连广告处理模式都类似。几个模特用自己减肥前后的照片现身说法蛊惑人心,好像只要甩脂机一上身,立刻就能变苗条。记者随后拨打了某产品的免费订购电话,接线员热情地告诉记者,她们的产品已经热销大半年了,用过的人都说好。真是这样吗? “草台班子”乱夸海口 “要做就做无效的!”“差价不大不赚钱!”当记者要探探电视直销的黑水到底有多深时,业内人士陈先生(化名)的一席话叫人大吃一惊:“现在的违法电视直销相互‘复制’,盈利模式已趋雷同,以中老年和女性消费者的需求为主要对象,通过大量广告的轮番轰炸来消除她们的判断力,然后通过电话咨询小姐的‘循循善诱’让她们陷入重复消费的陷阱,最后用‘吸血’法榨干她们。” “电视直销广告跟真正的保健品、保健器械广告不一样,你根本摸不清经销商在哪儿。因此,他们的肆意妄为不仅成为影响电视直销行业集体形象的‘害群之马’,也加深了人们对该行业的误解。”陈先生介绍说,这次广电总局下令禁播的5类产品广告有四大共同点: 一、半数涉嫌违法。今年4月,北京市广告监测中心公布的违法广告监测报告显示,在监测到的292条保健食品广告中,有98条减肥类广告,涉嫌违法的达50条,违法比例51%。记者了解到,这类广告大多号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并利用明星或消费者的形象进行宣传,通过使用前后的形象对比向消费者夸下海口,承诺“几天就能减几斤”、“无任何副作用”、“几日见效,永不反弹”,而这些都是违犯广告法的宣传方式。 陈先生说,播出违禁广告的电视购物企业很多都是“草台班子”,生产、分销全部委托不同的厂家,销售中心则由几个接待小姐和几部电话组成。一旦查出违规,顶多罚3万元,“对他们来说,违法的成本太低了!”这也是为何他们敢铤而走险的原因之一。 二、把无效夸大成有效,甚至是卓有成效。记者从中国质量万里行促进会直属的投诉维权办公室了解到,投诉维权办公室去年共受理医疗、保健品方面的投诉435件,其中“产品与承诺的疗效相差太远,甚至没有疗效”是主要问题。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邱宝昌律师告诉记者,早在2002年,他就受理过“健妮健瘦鞋虚假宣传”的官司。“那种鞋自称每天穿穿就能瘦,还找了一个当红的明星代言,其实根本没用。”陈先生则说,直销美容、减肥保健品,其制作原则就是让“产品无效”,因为无效的才是安全的,这样才能保证消费者在服用药物、食物后不出危险,也就不会给公司造成损失。“顶多是让产品看起来疗效慢一点,或者效果不明显,就算消费者投诉,生产方也可以完全推卸责任。”拿前一段时间流行的某美容笔来说。其实,它广告主推的就是一种靠磁力芯片美容的概念。而所谓的芯片跟皮肤根本没接触,怎么能起到作用?任何一个笔状较尖锐的物体在眼角皮肤上点戳,皮肤都会有感觉,但这种皮肤反应很难说就是美容效果。 邱宝昌律师指出,减肥药广告一般都“吓人吓得离谱”。一个号称“服用一个疗程可减2至5公斤,最多的可减10公斤,服用两个疗程可减8到10公斤,最多可减20公斤”的减肥产品,实际就是淀粉加些糖和水。“其实仔细想想就不难发现,这些广告的说法都超乎常理,怎么可能成真?” 三、用恐吓的方式迷惑引诱消费者。虚构人物或故事情节、假借专家或名人之名、伪造专利号或调查数据……熟悉电视直销广告的人对以上3种广告模式一定都不陌生。无论通过谁的嘴,此类广告说出来的话都如出一辙:“如果你不使用某某产品,你就会……”关注保健品、美容产品广告的消费者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健康意识,而这些广告正是利用了消费者这一特点,用现身说法或所谓的权威论点,把消费者心底最担心的问题夸大,产生恐惧感,觉得不用这个产品“自己就没救”了。殊不知,那些所谓减肥前后的形象对比,那些使用某产品后健康全然不同的改变,绝大多数都是在深圳和上海的小摄影棚里做出来的。目前,一个没有明星参与的普通减肥产品广告,5分钟的广告制作价格约25万元,10分钟的广告制作价格约40万元。模特从香港、台湾甚至内地大街上都很容易找到,那些所谓的专家也无处可查。能不能让消费者上当,就看广告吓唬得够不够厉害了。 四、产品差价极高。陈先生透露,刚被叫停的丰胸产品波丽宝,其成本价不过12元左右,但能卖99元一盒。在服用过程中,消费者肯定不会只买一盒,会长期服用,这无疑又增加了利润。再拿美容笔来说,产品成本只有50元,加上礼盒里面附送的小镜子、美容霜,总共成本也不过150元,但最终可卖1280元。正是高差价,让非法经销商铤而走险,甘冒天下之大不韪,干起了“一锤子买卖”。 购物广告让人躲都躲不了 这次“封杀”令一出,消费者无不拍手称快。记者在采访中发现,5类违禁广告已严重影响了普通百姓的生活,并给一些消费者带来了诸多麻烦。37岁的赵理平(化名)是记者在采访法律专家时遇到的,当时他正在咨询如何告某颈椎治疗仪害人。“我患颈椎病两三年了,发作起来脖子就像打了钉子。有一次,我在电视购物节目中看到一个颈椎治疗仪广告。该广告称,治疗仪能恢复颈椎正常生理结构,缓解脖子僵硬、酸痛等症状。一些使用者在广告中现身说法,一个劲夸治疗仪使用方便、疗效好。虽然价格不便宜,但我想物有所值,就买了。”但赵理平万万没想到,这看上去“疗效显著”的治疗仪竟给他带了更剧烈的疼痛。 快递人员很快就把颈椎治疗仪送上了门,交货时还特别叮嘱赵理平可根据产品上的防伪标签打电话验证是不是真货,如果治疗仪有问题,还能包修、包换。“我马上就用了,可才四五分钟,就觉得右边脑袋疼,把治疗仪挪开,疼痛感就减轻很多。”赵理平以“治疗仪故障”为由,先后更换了两台,但使用时右边脑袋还是疼。赵理平气愤地说:“不少电视台,每天滚动播出丰胸、减肥、增高产品的广告,躲都躲不了。老百姓根本分不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政府严管虚假广告 BTV电视购物频道工作人员接受记者采访时痛心地说,正是那些泛滥的假冒伪劣产品广告让正规的电视直销深受其害。目前,国内只有包括北京BTV电视购物、湖南快乐购物等广电总局批准的8个专业购物频道。而且,这些正规频道中以销售家用电器、数码产品、学习用品为主,极少甚至没有保健品、美容产品的广告。而且,一家电视购物公司是否正规,可从以下4方面进行鉴别:是否有固定的栏目、固定的主持人;是否有固定的销售地点和办公地点;销售的产品是否有正规的审批手续;是否有正规发票。 工商总局官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年来,政府部门一直在花大力气抓虚假广告。去年,工商总局、公安部、卫生部和广电总局等10个部委,联合下发《虚假违法广告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以整治虚假违法广告为重点,严厉打击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商业欺诈行为,特别是保健食品、化妆品、美容服务虚假违法广告……重点查处在保健品、化妆品和医疗等广告中使用消费者、患者、专家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的违法广告行为。“目前,整治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不明显。这也是此次禁播5类广告的原因之一。” 邱宝昌律师指出,企业发展、消费者选择都离不开广告,因此“规范广告,应从源头抓起,真正遏制企业的不法行为,加大政府监管力度。比如,工商管理部门应该从多渠道收集信息,加强对广告行业和市场的监管。或让广告商做出相关承诺,一旦违规就依法严肃处理”。经营者要切实担负起依法诚信经营的责任;消费者也要端正态度,对于广告中违反常规的说法、噱头,不要轻信。只有广大消费者秉持正确的心态对待广告和其所宣传的产品,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绝虚假广告生存的土壤。▲ ●本报记者 王 展 徐李燕 《生命时报》 ( 2006-08-01 第01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