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东风螺也会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4日06:15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医学指导: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病原生物学专家詹希美 北京“福寿螺感染事件”引起了许多医学专家的高度重视。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病原生物学专家詹希美昨天紧急呼吁,广州在防范福寿螺感染的同时,更
1997年已有人吃福寿螺致病 詹希美说,随着人们对生、鲜和烤制食品的偏爱,广州管圆线虫病作为食源性寄生虫病越来越危害到人民的健康。事实上,在北京“福寿螺感染事件”发生之前,其他地区已有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暴发流行,如1997年在浙江温州,42人在饭店因为食用福寿螺集体出现头痛伴躯体多处游走性疼痛症状;2002年在福建长乐市,8名中小学生因为烘烤食用福寿螺出现发热、肢体疼痛、头痛、头晕、嗜睡、恶心和呕吐等症状;2002年福州市某单位职工在一高级酒楼食用被称为“美国大蜗牛”的褐云玛瑙螺(广州人俗称“东风螺”)后,其中20多人出现头痛、四肢无力和皮肤触痛等为主要特征的“脑膜炎”病症。这些病例都被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 该传染病未引起人们重视 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科学研究所病原生物学博士孟锦绣介绍说,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暴发流行已经引起了我国卫生部门和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卫生部在2003年将广州管圆线虫病列为我国“新发传染病”,2005年又警告人们警惕包括广州管圆线虫在内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食源性寄生虫病。在新出现的全球性威胁的传染病中有三种属寄生虫病,广州管圆线虫病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位博士指出,令人担忧的是这种传染病还未得到广大民众的足够重视,人们对该病知之甚少。 詹希美介绍说,广州管圆线虫最早是由我国著名的陈心陶教授首次在广州家鼠肺血管内发现的,并命名为广州管圆线虫。广州管圆线虫分为幼虫和成虫阶段,幼虫分为1期、2期、3期、4期和5期幼虫,虫卵排出后在鼠肺血管内孵出为1期幼虫。2期和3期幼虫寄生在螺蛳、蛞蝓和蜗牛等软体动物体内,4期、5期幼虫和成虫期虫体寄生在鼠体内,能够感染人体的是生活在软体动物体内的3期幼虫。广州管圆线虫正常的生活史是,成虫寄生在鼠的肺血管中,产出的卵孵出1期幼虫,幼虫穿破微血管进入肺泡之后随痰进入消化道,从粪便排出。1期幼虫被软体动物摄食并在其体内发育为3期幼虫,当含3期幼虫的软体动物被鼠捕食后,在鼠体内发育为成虫并产卵,完成广州管圆线虫的一个生活周期。 从生活史可看出,完成生活史周期必须要以鼠作为终宿主及某些螺蛳作为中间宿主。人是广州管圆线虫的非正常宿主,当有活力的3期幼虫被人误食,广州管圆线虫在人体内移行,穿过人体消化道壁进入血管,顺血流进入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的损害和炎症反应,如虫体在皮下移行便引起触痛和感觉异常;如虫体移行到眼部便会引起视力下降等眼部损害。但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临床症状多数以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为主的脑膜脑炎和脑膜炎症状。 目前还缺乏特效药 詹希美进一步介绍说,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多是因为吃了生的或半生的带虫螺肉,或食入了被广州管圆线虫3期幼虫污染的蔬菜、水果。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后,因为临床表现多样,且脑脊液检查查出虫体的阳性率非常低,因此该病常被误诊为细菌性、病毒性或结核性脑膜炎。该病的治疗目前还缺乏特效药。一般抗线虫药难以通过血脑屏障到达脑部发挥药效,临床以缓解症状、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支持治疗为主,常用的肠道驱虫药甲苯哒唑可能有一定效果。成人感染该病多为自愈性,少数可有癫痫、肢体麻痹或死亡。 面对美食要注意其危险性 詹希美说,时下不少广州人喜欢吃“东风螺”,甚至在一些酒店和市场还有出售,在一些公园也可以看到有人采拾褐云玛瑙螺食用或出售。这位专家还指出,广州市曾于1984年出现过广州管圆线虫病人,至今虽未见广州管圆线虫的集体感染事件发生,但该病的散发病例却时有发现。另外,调查还发现,采集点中褐云玛瑙螺的感染率并不均衡,广州晓港公园里73%的褐云玛瑙螺都有感染,但是在该公园中经常见到拾螺人拾螺到市场出售。 詹希美说,是否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要看食入螺的种类及螺蛳的来源地,有的螺蛳可带虫达上千条,吃1只即可感染甚至致命,在广州福寿螺很少被检出广州管圆线虫,而福建和温州福寿螺具有相当高的感染率。他警告说,人们在面对美食和“天然营养”食品的时候要清楚认识到其致病的可能性。 小儿因为玩耍螺蛳也可感染。因此不生吃食物是预防该病最好的方法,小孩因为卫生意识不足以及皮肤屏障功能不完善,最好不要拿螺蛳来玩,以免感染。 是否感染广州管圆线虫要看食入螺的种类及螺蛳的来源地,有的螺蛳可带虫达上千条,吃1只即可感染甚至致命,在广州福寿螺很少被检出广州管圆线虫,而福建和温州福寿螺具有相当高的感染率。 专家警告说,人们在面对美食和“天然营养”食品的时候要清楚认识到其致病的可能性。 相关专题:北京严查福寿螺致病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