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2011年9月,屠呦呦在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新华社记者 王成云 摄 2011年9月,屠呦呦在纽约举行的拉斯克奖颁奖仪式上展示奖杯和证书。新华社记者 王成云 摄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拷问

  王元丰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2015年10月5日

中 国本土的科学家终于获得诺贝尔奖了!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实现了中国科学家获诺奖零的突破。中国人为此欢呼雀跃,媒体将此置于消息头条,《北京晚报》 破天荒地出了号外,全版套红予以庆祝!而社交媒体微信上则是相关消息“刷屏”!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喜悦之情。

但 是,在人们高兴的同时,疑问也随之而来。为什么一个土生土长未出国留学、不会英语的科学家,没有博士学位、未获院士称号的科学家,研究工作没有发表过 SCI论文(国际期刊)的所谓“三无”科学家,能获得诺贝尔奖?这样的疑问同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一起在网络上传播,一些主流的网站如人民网、凤凰网等刊登了 相关文章,而微信上相关的文章更是被被广泛转载。

对 于屠呦呦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人们倒是觉得可以理解,认为这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但对于她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则需要探究。这些文章 还举出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等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却落选院士的科学家,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当上 了院士,说明中国的科技体制,尤其是院士制度值得检讨。

这些拷问是好事情!可以借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东风,推动中国科技体制进一步改革,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不过,我觉得借由屠 呦呦的获奖,还应该对中国的科技工作做更深的思考!不可否认,虽然这两年国家在科技计划管理、院士制度上有较大力度的改革,中国科技工作的体制和机制还存 在不少问题,但是,屠呦呦的获奖却恰恰在这方面提出反问。她的获奖研究工作是在上世纪70年代,中国“文化大革命”期间完成的,那么问题是那个时候中国全 国上下都在搞政治运动,“街头武斗被迫让试验转入地下;医生在中国南部热带山区中进行临床试验时,只能以糙米和蔬菜果腹;其他医生步行进入胡志明市治疗越 共病患”(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样极其糟糕的环境,科研人员为何却能做出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所以,认为只有好的科技制度下才能出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萨 米·马哈鲁姆(Sami Mahroum)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INSEAD)的创新与政策中心的主任,他用各国制度和创新指数的关系说明:一个国家社会稳定、民主,并不是国家创 新能力的制度基础。曾在著名的英国《金融时报》和美国《福布斯》杂志当过编辑,爱尔兰籍的著名媒体人埃蒙·芬格尔顿((Eamonn Fingleton))认为,科技投入是影响一个国家创新的重要因素。这有一定的道理,但钱肯定不是决定创新能力的最重要因素。我认为科学家的精神、使命 感,是决定科学家工作水平的最重要因素。屠呦呦等在“文化大革命”期间的科研工作,对这个观点是个支撑,因为别的原因难对她获奖做出合理解释!而科学家的 精神、使命感,是当下中国特别缺乏的,也是在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更加应该提倡的!

此 外,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成果,是在参加当时中国全国性抗疟研究计划“523任务”中完成的。据报道“523任务”是起始于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应越南 的要求、也考虑中国南方存在的疟疾问题作出决定,让来自60个军方和民用机构的500名科学家开展的治理疟疾的科研攻关。之所以叫“523任务”,因为研 究工作开始于1967年5月23日的一次会议,后来根据日期命名。这又提出一个问题:科技工作者是凭个人兴趣开展“自由探索式”研究,还是根据国家需要, 开展“需求导向式”研究更能出高水平、有重要影响的成果?目前在中国,面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展“需求导向式”或者“任务导向式”研究是主导的模式, 连以支持自由探索为主的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都特别地强调支持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这种做法在中国科技人员中有一定的不同意见, 但屠呦呦的案例又表明这种“任务导向”能够做出重大的科学成果。当然,这只是一个案例,不过在科研经费越来越成为紧缺资源时,怎样更好地平衡“自由探索 式”和“需求导向式”研究的关系,中国应该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最 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再次提出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信心问题。这些年尽管中国的研发经费快速增加,科研条件大幅度改善,中国科学家发表的SCI(科学引文 索引)和EI(工程索引)文章,以及申请的专利数量不断增加,但中国科学家由于对中国的科研制度和文化环境有意见,总认为中国科学家很难做出世界级具有原 创性的高水平成果,各种不满和抱怨的言论很多。但是,如果屠呦呦在40多年前,在那样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艰苦的科研环境下,都能获得诺贝尔奖,现在的中国科 学家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做出更好的成果?我始终认为,科研的设备和仪器还有科研制度对科研工作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科学家的精神和追求。文学家萧伯纳 (George Bernard Shaw)说:“有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做科学研究也是这样,坚决的信心能使平凡的人们做出惊人的事业!而怎样激发科学家的使命 感和献身科学的精神,却是需要中国关注的重要问题。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新浪新闻

相关阅读

设旅游警察护卫“无烟工业”

不少时候,人在旅途变成了人在囧途,究其因,除了疲劳,更与遭遇种种不可知的欺辱有关,比如被强制购物、动辄被“宰”。更令人沮丧的是,权利受侵害后维权无门。

“一带一路”翻译不是小问题

老外对“一带一路”概念的抱怨主要是其中没有“丝绸之路”,对“带”的说法一头雾水,对“一”的提法更是莫可名状!其实,老外抱怨的不是名称,而是内容——油画思维无法理解水墨画。

看十五年来中国城市的折腾史

北京人在感慨小时候奔跑的胡同、蓝天下的鸽哨,上海人在怀念石库门,成都人在想念茶馆,广州人在保卫骑楼。拆迁、造古、克隆、办节、评奖、治堵,城市化的利与弊、得与失在这十五年中涌现,城市生活的浮沉、城市价值的臧否、城市与人的关系,也在这十五年中成为讨论的主流。

日本矛盾的文化和胶着的内心

日本的矛盾文化比比皆是,居家的传统日本女人并非就不够奔放,专心于事业工作的传统男人就并非没有火热的激情燃烧。二战前的日本男人崇尚武力,可如今,日本的年轻人没有夸张的性格,没有热血的爱国情结,对政治漠不关心,更愿意享受生活。

  • 徐静波:日本绝症美女临死前都忙什么
  • 刘义杰:不应该让抱尸示众的医生寒心
  • 杨贵妃有哪几大绯闻男友
  • 伟大的作家都是上帝的私生子
  • 台湾娱乐圈简直就是近亲繁殖
  • 《港囧》性心理:偷不如偷不着
  • 勾人食欲的桃胶五花肉做法(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