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1月21日02:46 参考消息网

分享
火星1

  2015年9月28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这张由美国航天局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发布的图片显示,火星山丘上的“季节性斜坡纹线”是火星表面有液态水的有力证据。 新华社

  参考消息网1月21日报道 港媒称,据一位中国科学家透露,中国对于定在2020年开展的第一次火星探测抱有空前的雄心,设定目标将比其他国家的首次火星任务都要复杂。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1月19日以《中国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将是雄心勃勃的,可能赶超印度》为题报道称,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原民辉表示,其他国家的第一次火星任务都只是飞近探测,而中国将让一个着陆器和月球车登上火星表面。

  报道称,《人民日报》援引原所长的话说,有关部门现正拟订火星探测计划。同时他还透露,着陆器携带的月球车机器人将“巡逻”火星地面。

  报道援引火箭专家龙乐豪的话说,两年前,中国在把卫星送入绕火星轨道的竞赛中输给了印度。而对于此次的火星计划,龙乐豪表示,中国的火星探测将使用较之印度大得多的航天器,设定的目标也更富挑战性。

  报道称,参与此次行动的中国内地空间技术专家庞之浩说,火箭发射可能会定在2020年,该时刻恰逢大约每两年一次的火星行至最接近地球的位置。由于火星探测技术的复杂性,2018年这一距现在最近的发射窗口到来时,中国恐怕还不能做好准备。

  报道称,完成着陆和月球车巡逻任务的挑战是巨大的。

  俄罗斯自1960年以来17次尝试登陆火星,但均以失败告终。

  美国也遭遇过多次失败,直到1976年“海盗-1”号探测器成功着陆。

  参与筹备火星探测的资深航天科学家叶培建表示,中国已经具备了取得成功所需要的技术和经验,“这样我们就能一步走到国际先进的行列上去。”(编译/何金娥)

责任编辑:向昌明 SN123

相关阅读

新加坡怎样对付造谣的路边社

媒体对于新加坡的批评,非不想也,乃不敢也。之所以不敢,是因为李光耀从他执政起,就开始了和媒体孜孜不倦的斗争。而剑桥大学毕业,在英国拿到律师执照的他,从来不靠嘴巴斗争,而是在法庭上、禁令中,让媒体付出惨痛代价。

1%不要中国籍,1%想要而不得

没想到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群,因为“1%”聚在了一起,构成了梦时代的新寓言。传媒人肖锋不无幽默地说,前一个1%不一定想要中国籍,后一个1%想要中国籍而不得。幽默的背后有现实。两个1%的人群虽然各异,但它们之间可以流动。

让黄安自生自灭又何妨?

为人处世,正心非常重要。心不正出来混,害人害己是早晚的事情。希望黄安通过这些经历,端正心态,正人先正己,逐渐成熟起来。果真如此,内地这么大,钱还是有的赚的。相反,多行不义,自毙不远矣。

经济增长放慢1%意味着什么?

按说经济应该发展迅猛,10%增长没有任何问题。很可惜,GDP“破七”,失去的财富可谓天量。这背后的制度性束缚,成为迫等解决的问题。如果“新常态”成为惯性,拉美化成为现实,我们失去的恐怕就不只是财富了。

  • 杨华:何不靠鹿晗吴亦凡推动足球篮球?
  • 马晓霖:沙特伊朗争端将向何处去
  • 谁将周恩来送上了黄埔军校主任之位?
  • 专业影评人二十部世界经典电影大盘点
  • 看了这部电影你就会变得很有钱
  • 钟雪灵:让女人窒息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 教你做宝宝辅食鳕鱼香菇甜椒奶酪泥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