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浪专栏 观察家 菁城子
统计局宣布2015年中国经济同比增长率是6.9%,创下25年来最低。在很多人看来,这张成绩单算是不错了,放在全世界也就印度比得上,欧美日等发达国家想达到3%都难。这种观点对经济增长史缺乏了解,也对中国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缺乏认识。
发达国家普遍都有过长期的高速增长,增长放缓并不是必然之象,而是错误政策累积养成的,比如积重难返,现在各国反思的福利主义政策。中国是后起之国,幸运地看到这一点,小心翼翼地规避,这是很好的事情。没有历史包袱,还能借助科技和互联网力量,中国原本能“弯道超车”,快速地超越发达国家。从两位数的高速落下来,显然是不正常的。
很多人对经济增长没什么概念,我做个对比吧。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大约10万亿美元,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是少创造1000亿美元,相当于斯洛伐克全年GDP总量。如果是10%增长,创造的财富就非常可观了。
GDP增长10%,这个今天看起来神话般的数据,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自1990年代以来,这个增速稀松平常,多数年份都能达到,甚至到2010年也还能实现。如果2015年经济增速能达到10%,就是新增1万亿美元,这个增量可以排在全世界第16名左右,相当于一个广东省GDP的总量。这个数字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令人艳羡不已。
经济体量变大,增长并不必然变慢。互联网是新时代的经济驱动力。互联网经济有一个特点,服务的市场越广,经济体量越大,它的应用范围就越广泛,驱动力更强。2015年是移动互联网爆发的一年,传统行业都在接入。按说经济应该发展迅猛,10%增长没有任何问题。很可惜,GDP“破七”,失去的财富可谓天量。这背后的制度性束缚,成为迫等解决的问题。如果“新常态”成为惯性,拉美化成为现实,我们失去的恐怕就不只是财富了。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