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记到点省长能否顺利接班?
时下进入了人事密集调整季,河南书记和侯任省长刚亮相,邻省陕西亦出现了党政“一把手”变动。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年满65岁离任,省长娄勤俭接任书记。
长安街知事发现,近一年来,共有4省省委书记到龄离任,全由省长接班。
去年7月,辽宁省委书记王珉(已落马)和安徽省委书记张宝顺转任全国人大,辽宁省长李希和安徽省长王学军接任省委书记。今年3月,河南省委书记郭庚茂和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到龄离任,河南省长谢伏瞻和陕西省长娄勤俭接任。
值得关注的是,这四位接班省长,均为中央外调配备,其中三位是十八大后到任的:李希由上海市委副书记调任辽宁,王学军由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长调任安徽,谢伏瞻由国务院研究室主任调任河南。娄勤俭虽已经在陕西工作近6年,但当年入陕时亦是从工信部副部长的岗位“空降”。这几位省长与省委书记之间均保持着几年的年龄差,可见中央培养干部的长远考量。
有小伙伴会问,省长接书记不是政坛常态么,有何特别之处?事实上,选配地方党政“一把手”是很有讲究的。在换届之年前后,一批省委书记被选调至中央(四副两高)任职,而省长就任时间不长,或是省长本身也到龄离任,这时就需要外调书记,十八大后,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江西省委书记强卫、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已落马)、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等均为“空降”。
由于先前已经进行了稳健的谋篇布局,因此,每当进入届中时,人事调整就会趋于“按部就班”,省长接班的情况也就相对普遍。结合当前干部任用的思路来说,省长接班体现了“履历完整、逐级进步”的要求,也有利于保持地方政局稳定和工作的连续性,应是未来选任省委书记的一种常态。
当然也有特殊情形,比如地方政局出现不稳定因素时,中央也可能会外调省委书记。比如山西出现塌方式腐败后,吉林省委书记王儒林入晋“救火”,河北省委书记周本顺落马后,贵州省委书记赵克志北上主持大局。而在少数民族地区,党委书记一般由汉族干部担任,因此一旦出现空缺,必然从外调入。
陕西的调整之所以受关注,是因为近年来一批陕西干部出任要职,比如辽宁省委书记李希曾任延安市委书记、安徽省长李锦斌曾任陕西省委组织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江泽林曾任陕西常务副省长、中宣部副部长景俊海曾任陕西省委宣传部长。
刚刚离任的赵正永在陕西工作了15年,担任过政法委书记、常务副省长、省长、省委书记等职务,十八届四中全会上,习总透露,四中全会《决定》文件起草组有两位省里的领导同志参加。后来媒体证实其中一位便是赵正永。四中全会研究的重点是“依法治国”,而赵正永在地方分管政法工作多年,对此颇有发言权。
上文说了,娄勤俭是一位“空降”干部,2010年前后,中央选派了一批部级干部和局级干部到地方任职,其中部级干部多为年富力强的专业干部,比如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到陕西、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到广西、国土部副部长鹿心社到甘肃等。如今娄勤俭已是陕西省委书记,危朝安是广西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鹿心社是江西省长,仕途发展都不错。
这些 “京官”们过去在中央工作中积累的人脉,往往成为地方难得的资源,他们到任后,一些资金、项目也跟随而来。
2009年,三星电子对外宣布,将在中国建立一个以研发生产世界先进的20纳米闪存芯片为主的半导体工厂。消息传出,北京、重庆、苏州等十多座城市都伸出了橄榄枝。2010年7月,工信部副部长娄勤俭出任陕西省常务副省长后,2010年12月,项目花落西安。成为陕西省长后,娄勤俭又推动工信部与陕西省共建西安邮电大学,根据协议,工信部将支持该校承担国家相关科技项目。
有意思的是,两位新任省委书记娄勤俭和谢伏瞻都是华中科技大学的校友,这一背景也透露了两人专家型干部的特点。娄勤俭学术成果丰富,他曾任攀钢连铸过程控制系统总设计师、国家863计划自动化领域主题专家、载人航天工程测控计算机系统总指挥、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总装备部科技委计算机及软件技术专业组组长。来到陕西后,娄勤俭开始提出“系统论”,他曾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的署名文章,完整阐述了运用系统化思维推动发展的要求、要义以及陕西的突破路径。文章中,系统环境特征和发展要素变化、边界约束条件、系统反馈抑制等专属于系统论的词汇大量出现。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位曾经中国最权威的计算机专家,在成为地方大员后,开始结合自己的知识、学术背景,逐步形成了独有的思考和施政理念。
来源:长安街知事
责任编辑:王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