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心音
这周,《人民日报》刊发了一篇关于“如何用好四种形态”的重磅文章,文章提及新乡市委原书记李庆贵的案例时,引用了一段文字“好人未必是好官,不愿得罪人,维护一个,失去一片”,引发了人们的深思。
去年9月,李庆贵“一夜成名”。他被免去领导职务不是因为自己腐败,而是因为没能压住不正之风。《人民日报》的文章中首次披露了他履责不力的若干细节:新乡市委原常委、公安局长孟钢在干部调整中向他行贿,李庆贵既没当面拒收,也未向组织报告,仍在换届中向上级组织推荐了孟钢,只是随后将钱上交廉政账户;新乡市原副市长崔学勇经李庆贵推荐得到重用,他虽掌握对其举报的材料,也在崔学勇辩解中听出矛盾,却并未深究。这些干部先后被查处。
好官一定是好人,但好人未必就能成为好官,长安街知事(微信ID:Capitalnews)发现,官场上的确有一批像李庆贵这样的“老好人”,长期奉行“多栽花、少栽刺”的行事准则,有的“坐视别人贪腐不管”,有的则玩起了“好人”的障眼法,自己搞腐败。
在普通群众眼中,江西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陈安众的官场形象还算正面。在任期间,他大量提拔干部,很少惩办官员,更不得罪当地的权贵。他是官场的“老好人”,近似于孔子笔下的“乡愿”。他落马后,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利、本人或通过其特定关系人收受巨额贿赂等违纪违法事实被披露,而这些,曾都是他乐此不疲开展的“好人”交易。
明哲保身、绝不多事,看似中庸之道,有时也会被贪官用作面具。在湖南,政商界人士对原政协副主席童名谦的评价是谨小慎微的老实人,有“官德”而无官威。他在官场以清流自诩,绝不多事,谁跟他汇报工作都是“好好好”三个字,无论是面对湘西泛滥成灾的民间集资,还是邵阳官场乱象,主政者童名谦都选择了回避甚至放纵。
2013年底童名谦被调查,成为十八大后首位因“玩忽职守”被双开的省部级高官。
与童名谦类似,一些“老好人”尸位素餐、碌碌无为,还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认为自己维护了“安定团结的大局”。有人甚至还总结出了一套明哲保身的官场“秘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多喝开水身体好、少管闲事威信高……“老好人”看似无欲无争,无罪无害,无功无过,实则以党性原则换取圈子利益,是一种软腐败。
当前,不落实主体责任,是为官不为的一种主要表现,有的地方对屡屡出现的重大腐败问题不制止、不查处、不报告,有的甚至袒护、包庇。从李庆贵的案例看,这样的“老好人”思想终究害人害己。
为官者必讲党性守原则,莫为“老好人”。孔子曰:乡愿,德之贼也。党员干部在其位,谋其政,就要讲党性,不能当老好人。运用好“执纪四种形态”,对同志,对自己,既是监督,更是爱护。
资料来源:新华网、人民网、人民日报、澎湃新闻、深圳商报
责任编辑:乔雷华 SN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