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06月04日18:16 新京报

分享

  信息的扁平化传播,使刻意塑造的典型人物更容易被解构乃至成为娱乐生活的搞笑素材。而这往往,是因其塑造过程而非宣传对象本身。

  王言虎

  5月28日,陕西省安康副市长李建民在出差途中突发疾病去世,引发社会关注。

  某媒体综合整理资料写道:李建民逝世后,有人在他的老家志丹县意外发现了他的“豪宅”:院子里有四个窑洞,他和哥哥一人两个。贴瓷片的房子六间是两年前移民搬迁时盖的,国家补贴一半,自己掏一半。房间里还是水泥毛坯墙,唯一的电器是洗衣机,还用着旧式的大立柜。

  这寒碜的居住条件,让当地地产老总、彬县电视台播音员播音员、全国道德模范都感动得大放悲声,“有人说李书记不贪是因为不差钱。这算个啥吗!这叫有钱?”

  某地产公司老总焦晓锋,彬县电视台播音员史爱群等人看到房子后放声大哭。

  从此前的一些报道来看,李建民是一名敬业爱民的好市长,也是一名廉洁的官员。他的逝世,终归是一件悲伤的事,对其表达敬意,惦念其生前政绩,是他应得的待遇。而宣传这样的为官模范,也属媒体正常动作。

  但我不明白的是,一栋李建民老家的朴素住宅,到底能在多大程度上证明他生前的廉洁?

  李建民生前在陕南的安康任职,而他的老家在陕北志丹县,两者相距近1000公里,李建民一年不过也就回家几次而已,既然都不怎么居住,朴素一些也在情理之中。

  李建民去世后,上千人从四面八方赶到县城开元广场,聚在彬塔下面悼念李建民。群众们在塔身上挂起“建民书记一路走好”的挽帐,在地上点起了寄托哀思的蜡烛。

  何况,老家的房子简陋朴素,并不代表城里就没有“豪宅”,也并不代表李建民只有一套房子。这样不合逻辑地为李建民背书宣传,岂非咄咄怪事?

  用农村的简陋住宅渲染李建民的清廉,玩儿的还是套路。它的问题在于,抛弃常情常理,为了宣传某个正面形象对事实强行进行切割与重组,甚至不惜夸大其优点,忽视其缺点,最终制造出一个被加工过的模范。

  而这种模范生产方式,因为一开始程序上就存在缺陷,所以它的合法性必然存疑。

  忽视现实条件,将一个官员强行往模范上拉扯,这在以往信息被高度垄断的时代,往往可以成功。而且,生产出来的模范在民众心中也是不容置疑的。但如今,新媒体的发达迅速瓦解了这种信息生产体制,信息的扁平化传播,使典型人物更容易被解构乃至成为娱乐生活的搞笑素材。

  所以,该报道在获取十万加的同时,也遭到一些人的杯葛。

  不是去怀疑李建民的清廉作风,我甚至从民众的眼泪中坚信他就是一个作风方正的良吏。只是说,宣传机构宣传某个正面形象,如果脱离了常识与现实条件,非但不能取得心同此理的效果,还往往贻人口实,抹黑了被宣传对象。

  如何用一个好的切入方式来宣传某个正面形象,或许仍然是一些宣传机构应该着力的方向。

责任编辑:王浩成

相关阅读

认识到生命空无,就无往不胜

只要认识到空无的道理,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下一个美国超级英雄特朗普

“特朗普现象”其实是美国新教文明进入衰退期以后的一次自救。特朗普和他背后的美国群众,是对内外挑战的坚决应战,是美国文明不甘沉沦的生命活力迸发。而与之对立的建制派,则是腐朽的、堕落的。特朗普参选的结果,将决定美国未来是走向中兴还是就此沉沦。

支持年轻人构建中国科学未来

中国的科技教育体制需要进一步完善,对这一点大家有广泛共识。完善体制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支持年轻人,特别是那些独立生涯起步不久、相当于国外助理教授时期的年轻科学工作者,以及当代科学研究的主力军:博士后和研究生。

当今世界的130多个共产党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有越来越多国家的共产党与社会党开始不同程度的互相交往、联合斗争。中共自1982年以来也与社会党国际和多国社会党建立联系,甚至多次派代表以观察员身份参加社会党国际每隔三年召开一次的国际代表大会。

  • 叶檀:学区房疯狂溢价的背后
  • “家长花钱刷票被骗”是一剂清醒剂
  • 宋朝的男人为什么也喜欢头上戴花?
  • 从红楼梦看古代国公府邸怎么设计的
  • 剧透《权力的游戏》中暗示的重要细节
  • 为什么有人明知不合适却分不了手?
  • 盘点第一次去日本必去的地方(图)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