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6年10月17日01:51 中国新闻网

分享

  原标题:外媒:中国去产能改革面临安置新下岗工人等阻力

资料图片:动能转换 新华社发资料图片:动能转换 新华社发

  参考消息网10月17日报道 外媒称,中国去产能过剩的产业改革重组进展不顺,化解剩余劳动力的员工安置遭遇阻力,地方政府对僵尸企业因就业和税收利益而继续注资支持,使供给侧改革步履艰难。

  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网站10月8日援引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称,中国显然在拥抱“供给侧改革”,以减少过剩的工业产能,摆脱不良资产,原因是债务驱动增长的政策未能奏效。这一转变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来说必不可少,但改革的成效仍不明朗。

  报道说,最大挑战之一是深受产能过剩困扰的重工业(包括钢铁、煤炭和铝等产业)的员工安置问题,这可能牵涉到200多万工人。有些人或许会说,这次改革比上世纪90年代国企改革容易推进,当时约有2700万工人下岗。但这种说法忽略了一个事实:今天的失业工人要想维持合理的生活质量,其成本远高于90年代, 当时绝大多数国企员工住的是福利房。

  此外,当今的宏观环境对改革不那么有利,因为要找到另一个增长引擎、安排大批缺乏技能的富余劳动力就业的前景十分严峻。

  报道分析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并对负债累累的轻工业国有企业进行重组,从此开启了一个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资源密集型的基础制造业成了新的经济支柱。

  另一方面,本轮改革启动时,以低端制造业为主的旧经济正迅速衰落,而高端制造业和消费导向型行业相对仍不发达。

  为了应对相关失业风险,中国政府已建立了一只1000亿元人民币的安置基金,为下岗工人提供安置费用和补贴。此举有助于缓解社会压力,促进企业按照 市场机制进行重组和破产,但这只基金规模较小。与中国日益上升的生活成本相比,人均约5.5万元人民币的下岗补贴偏低。

  北京方面解决工业产能过剩的另一市场化手段是并购。某些并购交易具有商业意义,因为它们有助于整合资源,减少恶性竞争。

  但是,要实现并购的效益,就需要融合运营和文化,妥善安置下岗职工,还要与债权人谈判。

  报道认为,事实上,政策驱动的交易往往面临整合阻力,因为企业缺乏这样做的市场激励。中国政府自2000年代以来一直寻求整合钢铁和煤炭等行业,但这两个行业的产能在过去10年期间翻了一倍以上。许多企业至今仍背负着1990年代末上一轮改革遗留的低效率资产和债务。

  报道警告,中国一些地方政府对市场化改革不是很热衷,因为他们想保护所谓的僵尸企业,其中许多企业为地方经济提供了可观的就业机会和税收。

  其结果是,一些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政策以维持社会和经济稳定。但这种做法违背了市场机制,很可能让僵尸企业苟延残喘,却牺牲了长远经济健康。

  报道指出,由于中国经济规模庞大,人口众多,其改革成了全球最复杂的改革之一。中国试图在社会稳定与有效重组之间找到平衡。

责任编辑:隗俊

相关阅读

女神朴槿惠的倒掉

中韩关系自2016年年初以来急剧恶化。此前饱受中国媒体宠爱的韩国总统朴槿惠,其形象也迅速从端庄贤淑的“朴姐姐”滑落为因为得罪中国而惴惴不安、日夜为糟糕的韩国经济状况担心的“绝望的女人”。

这局长好奇怪,平时不散步却爱酒后“暴走”

一提到领导奇葩怪癖,我脑子马上闪过的就是前一任分管副局长,虽说去年已调离,但每次想到他,我就会腿疼。

自然资源丰富,可能导致腐败?

一个地方自然资源丰富,采矿业发展,本是好事情。但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采矿业可能催生腐败。

借别人的悲剧,倒自己的苦水

在咱们这个社会,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者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从这个意义说,张锐的离世,是社会的损失。但让社会善待张锐的最好途径,只能是更多人努力变成更好的张锐。

  • 化解医患矛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 诺奖与毒品:两位民谣歌手的同一天
  • 日本记者:陕北的红军有飞机战车?!
  • 潇湘蓝:我为何觉得李安超出张爱玲?
  • 李晨演的时光太虐心,范爷会看哭吗?
  • 我把你当爱人,你却只是想睡我而已!
  • 行走在历史中:冲绳壶屋博物馆与茶室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