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中国六月论坛专题 > 正文

哈继铭:论房价泡沫与房地产制度建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6月27日21:47 中国新闻周刊
哈继铭:论房价泡沫与房地产制度建设(图)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 摄影 邹宪/中国新闻周刊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提要】 房价涨得太快,风险有三:一是高能消耗,造成经济过热;二是拉大贫富差距;三是增加金融风险。中国房地产业从房价收入比、房价租金比、资金成本的比重这三个指标上看,都有过高的倾向。房地产业可能存在泡沫,虽然泡沫是局部的,但影响是全面的。房地产业应该推行制度建设,而不是暂时的宏观调控,有些政策应该成为长期的制度,价格高低交给市场来完成。

  房价涨得太快有三大风险

  现在我还是以宏观经济研究者的身份来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我非常同意聂会长刚才说的,房价上涨过快是宏观经济问题,房地产行业增速过快也是宏观经济问题,产业链过长,本身它在其中占的比重是30%,但是它带动了钢铁、水泥的链是很长的,而钢铁、水泥又是高耗能的行业,造成了油电煤运的短缺和经济过热。这是第一。

  第二,房价涨得太快是能够拉大贫富差距的。大家都知道,根据世界银行的计算,我们目前的基尼系数是0.45,和很多亚洲国家相比,和美国这样的国家比,我们都比他们高一些。一般来说只要达到0.4了,贫富差距就是比较大的。当然拉美国家贫富差距很大,我们不能像他们那样。但是,房价涨得太快的话,财富上也可以拉大贫富差距。先买房的人收入水平会比没买房的人高一些,他买了房以后房价又涨了,后面的人要以更高的房价买,或者买不起。进城的人也会受到影响,农民进城买房比较困难。当然也可以考虑廉租房,这是另外一种政策的配套,也不能使所有的人进来以后都住廉租房。所以,房地产价格增长能够在财富上拉大贫富差距。

  第三,房价涨得太快,会增加金融风险。我们知道,房地产这个行业是建设和购买两块都要银行贷款的,这是这个行业特殊的地方。在国外,有很多开发商是把房子建完以后再卖,一级厂商融资的途径是,除了银行之外,还有股票、债券,最后把房子建成以后再卖。我们则是依赖于消费者,从银行贷款。所以,现在看到有些城市,房地产方面,包括给开发商的,包括给购房者的贷款占总的贷款比重非常大,占到70%。这个数字在全国范围内还在不断的上升。也许有人说,这段时间还不错,大家还贷还挺好,眼前还不错,如果房价真是在某些地方泡沫很大,将来破的时候,原来不错的会变成非常错的。房价涨的太快的话,也是不太好,这是我关于房价涨得过快的观点。

  关于房地产泡沫的数据

  另外,什么叫泡沫?泡沫这个东西很难定,我们要让大家来评判是不是泡沫,而不是我们说有泡沫就有泡沫,说没泡沫就没泡沫。

  我想给大家提供一些信息,大家不妨自己来判断价格到底现在到了什么程度。大家通常谈的房价收入比不是很多,一般国际标准是三倍到六倍的区间里算是比较合理的。中国的房价收入比我们也做了计算,2004年全国平均接近于9倍,上海、杭州等一些城市更高一些。当然,也有人算的比例很低,大家也可以交流一下到底怎么算的,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和业界人士算的都是房价收入比较高。但是,也不能光靠这个数字就说有泡沫或者没有泡沫,还要看其他一些综合的指数,看完以后大家做出一个理性的判断。另外,房价和租金比也是涨得比较快的。

  最近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登了一篇文章,说全世界很多国家都有泡沫的迹象。有的国家调查的房价涨幅比我们还高,比如说南非,美国也涨得很快,他们算了一个房价租金比,历史上有一个平均的数字。他们又计算了,最近这几年的房价租金比和历史上平均的数字相比的差距是多大。发现澳大利亚是70%,也就是说,它在2005年的时候,和它过去20年平均的房价租金比,现在的比例比过去平均数高出70%。英国高出50%、美国高出40%。我们国家也能用这个来算一下,但是我们的时间没有那么长,我们的有些地区,百分之七八十是一样高的。香港在1997年的时候,比例也是很高的,然后房地产的泡沫就破了。但是,并不是说高了就一定破,没有人能预计什么时候泡沫能破。我只是拿中外做个比较,使大家心里有个信心,大家自己来判断。

  还有资金成本的比重,资金成本简单地说就是住房贷款按揭的利率,现在的利率是五点多,有的地方是六点多。在中国有些地区回报是不到六点多的,所以用贷款买房子出租的话会亏本,除非你将来卖掉的话会赚钱。如果涨幅不像以前那么快,或者有所改变的话,很难保证大家到一定时候还能挺得住。但是,挺不住不一定是件坏事儿,因为本来利息就可以是变化的,如果大家都买房子出租的话,租金回报率自然会下降,一开始还能撑一阵子,资金雄厚的能撑一阵子,资金不雄厚的就撑不住了,就会出现抛盘。但是,现在我们还没有看到,现在看到的是交易量萎缩。通常在房价下降以前,总是会有交易量萎缩的,历史都有这样的过程。因为房子不会像其他的东西,放在那儿不会坏。

  我从三个指标上给大家提供一个信息。房价租金比有一个研究,在我们调查的过程中有许多接近一半,资金成本超过了租金成本。我们同样拿国外的情况或者境外的情况做一个对比,和香港比,那时候的比例是差两倍多一点,1997年的时候,然后泡沫破了。中国现在某些城市是1.6倍到2倍,有的接近2倍,但是绝大多数还没有到这个数。如果全国平均来算的话,只有1,1是很正常的。三个指标就显示了有泡沫,但是局部的,或者你不承认这种泡沫也好,但是三个指标显示房价有点不合理,它是局部的,这是肯定的。

  话又说回来,在任何一个大国,泡沫都是局部的,不可能美国纽约房价和阿拉巴马一样。阿拉巴马州的房价很便宜,华盛顿就贵一些。泡沫不可能全国都是一样大的,但是这并不妨碍局部泡沫的破灭给金融机构带来很大风险,金融机构的风险的影响不仅仅是全国的,这个银行和其他企业、其他银行关联度很密切,一旦某个地区出现问题,影响到金融的话,这个道理我不用多讲,大家都很清楚。所以,局部泡沫破灭的话,依然会给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造成危害。为什么房价会涨得那么快?在座的都有共识,尤其是我非常同意孟先生刚才说的,存款利率扣掉税之后,还远远低于现在的通胀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存款要亏钱的。大家知道,美国的存款利率比中国高,如果我们的存款利率能往上提一提的话,也不至于有这么多人炒房。当然,还有其他的金融工具也是比较缺乏的,再一个,市场的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进行。所以,对房子的需求不一定是以自己住为需求,而是为了投资,把钱放在房地产这只篮子里,很多鸡蛋都放在这个篮子里了。这样就增加了老百姓自己的金融风险,一旦将来房子价格下跌的话,可能是他们毕生的储蓄,可能就会有风险,所以投资房子对很多人也是有很大的风险。当然,解决的方法是我们要开辟各个渠道,把利息适当的往上提一下,不要让人家把钱存在银行得不到实际的收益。

  是宏观调控,还是制度建设?

  至于现在的宏观调控,我发现市场上有很多人把不是宏观调控的东西戴上宏观调控的帽子。经济调控的手段分为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或者说价格性调控和非价格性调控。我们现在发现用的行政措施还是比较多的,真正价格性的宏观调控很少,基准利率加了一次,利率提高了一些,这些都是宏观政策。这次针对房地产,有一个资本级差利得税,这也是价格型的调控政策。尤其是对需求方的宏观政策并没有,我们知道美国也很担心它的房地产有泡沫,中央银行把短期的利率加了200个点,而我们加得很少,但是我们的房地产涨幅根本不亚于美国涨得快的城市。既然那个时候宏观政策在调控的时候没有很多的话,我们现在怎么能寄希望于宏观调控放松一点呢?本来价格性的宏观调控用得就不是很多。所以,我觉得现在要把宏观调控,尤其是把宏观调控和制度性建设的政策区别开来。比如说级差利得税,这个东西难道是暂时的吗?是宏观调控过热的时候用一下,不过热的时候就取消吗?不是,它是一个制度性的建设。

  在美国级差利得税早就有了,而且税率比我们高得多。市场经济也需要一些政策的规范,因为市场经济有好的,也有坏的,有有序的市场经济,也有无政府的市场经济,没有规范的市场经济,很可能就演变成无政府的市场经济。我们也看到拉美一些国家,那时候也是市场经济,但是为什么爆发金融危机呢?就是没有好好监管,没有规范金融业和企业的行为,所以最终造成了金融危机。并不是说市场经济本身就是一个灵丹妙药,市场经济有需要政策对它进行规范的要求,才能使它健康的发展。所以,有些政策是制度建设的政策,而不是随着宏观调控的波动而转变的。

  房价到底会不会下来?那个东西完全是由市场来决定的,政府不应该,也没有说要把房价调下来,要真的是房价往下走的话,我们也没有必要让政府把房价托起来。制度性建设要到位,要持之以恒,至于价格要涨要跌,那是市场的事。

  最后我想说关于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关系。刚才孟先生也说了关于消费和投资之间的关系,消费可能压住了,出口要抑制,要刺激消费。这个观点我很赞成。将来我们国家的增长不能完全依赖出口,依赖投资只能是生产过剩。我想说明的是,您所说的消费比较弱,在我们国家,消费中并没有包括房地产,全世界都是这样的。消费是要刺激,但是如果房价太高了,您说的消费反而刺激不起来,大家都得攒钱买房子,都不消费了。

  相关专题:新闻中国六月论坛


新浪强力推荐:【滚动新闻实时看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头文字D》
网络窜红女名人
2005年高考
安徽甲肝疫苗事件
中海油购石油公司
理性购车完全手册
百对网友新婚靓照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秦腔》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