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疆阜康煤矿发生矿难专题 > 正文

央视经济半小时:新疆阜康特大矿难调查(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14日03:23 经济半小时
央视经济半小时:新疆阜康特大矿难调查(图)

救援队准备下井。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央视经济半小时:新疆阜康特大矿难调查(图)

紧急救援。


  经济半小时7月13日播出节目《阜康特大矿难》,下面是节目内容:

  新疆阜康矿难发生在7月11日的凌晨,矿难发生时井下有87名矿工,除了四名逃生之外,其他83人都被困在了井下。他们的生死牵动着大家的心。矿难一发生,我们的记者周勇就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来看看现场的紧急救援情况。

  记者赶到现场时,出事矿井的四周停满了急救车和工程抢修车,来自各方的120急救车在现场已达50余辆,医务救护人员有200多人。此时,已经有担负侦查任务的救援队员在井下,同时,大批的救援队伍也从新疆各地赶到了神龙煤矿。

  救援队员朱克俭说:“我们是救护队的,离这边有三百多公里,今天凌晨的五点多接到命令就往这边赶,走了有四个多小时。”

  朱克俭告诉记者,他们煤矿这次派出了一个小分队十二个人,和朱克俭一样另一批救援队伍也是从外地赶来增援。

  救援队员说:“我们从吐鲁番来,我们的一个小队凌晨两点就下井,在底下待了三个小时,主要是恢复通风,保证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止瓦斯爆炸。”

  据了解矿难发生后,新疆自治区立即调集了自治区矿山救护基地、吐鲁番地区矿山救护队、塔城乌苏四棵树救护队和新矿集团救护队奔赴救援,现场集结的专业救援人员超过百人,然而救援工作困难重重。

  新疆煤监局局长王健说:“走这条道困难很大,皮带架子叠到一块,不好走。”

  此时,87名在井下作业的矿工中除了4名获救生还、34人确定遇难外,还有49人下落不明。尽快开通井下道路,扩大搜救范围就有可能多挽救一位矿工的生命。

  在救援现场,每当有救护队员从井下走出来的时候,大家都会涌上去,希望能有生还者的消息。可是,人们迎来的却是一次又一次的失望,遇难者的数字在节节上升。

  18时30分,先期下到井下的侦查人员不断传来消息,在井下发现新的遇难矿工尸体,快速施救,减少伤亡已经迫在眉睫。经过一段商议之后,现场的指挥人员马上开始调度新一批救援人员下井。

  接到命令,救援队员忙碌起来,为下井救援准备铺路和搭架子用的木板。而此时,另一批救援人员准备下井了。记者注意到,这些队员不仅仅带着呼吸器,腰里还别着镐头等工具。在准备带到井下的东西里,记者看到了写着奠字的裹尸袋。在救援队员的手中还出现了一把写着号码的纸牌。

  由于目前矿井下的条件依然很复杂,尤其是个别地方瓦斯浓度依旧较高,这不仅仅给井下的幸存者带来了生存困难,同样给救援队员的安全带来威胁。

  20时30分,死亡人数上升至59名,其余24人下落不明。又一批救援队伍开进井口。此时,神龙煤矿的矿工陈代贵在井口旁继续制作着送往井下的牌号。

  九点左右,又一批队员下井。这时候,天已经有些黑了,救援队员们早早的打开了矿灯。他们能救人上来吗?

  晚上的11点钟,已经有多批救援人员进入到了井下,救援工作还在进行。在井口的周围聚集了众多待命的医生和矿工,在矿灯室,每天矿工们都要从这里领取矿灯下井,从井下上来他们都要归还矿灯。而现在架子上,有很多地方还空着。

  值班人员告诉记者,在出勤表上11日的下面标注着阿拉伯数字的都是瓦斯爆炸当晚在井下作业的矿工,而现在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不可能再回来。

  深夜12点,遇难矿工的尸体陆续被送到井上。矿灯闪烁,矿工们正在从井口把遇难矿工的尸体送到救护车上。到12日凌晨,先后有65名遇难矿工的遗体被送离了灾区。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流逝,井下矿工生还的可能性越来越渺茫。但即使这样,我们仍然希望能有奇迹出现。这起造成80多名矿工被埋井下的矿难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

  阜康矿难到现在有四个人生还,一位幸存者回忆说,当时他们在井下,突然听到一声剧响,然后就看见矿井上方的煤层和支撑开始坍塌,烟尘扑面而来,在黑暗的巷道里,六百米的距离他用了三个多小时才爬出井口。

  张伟当天夜里正在调度室值班,从这台机器上的实时监控看,矿区内各监测点的瓦斯浓度正常。但就在2点25分他接到了一个电话。

  张伟说:“井下的瓦斯检测员最后汇报,在我们流水坪车场检测的瓦斯浓度是1.8%,是2点25分钟,最后不到5分钟左右就发生爆炸。”

  新疆煤监局局长王健曾处理过多起瓦斯爆炸事故,但这次瓦斯爆炸的强度却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健说:“防爆盖抛出来七八米, 从喷开的距离来看爆炸的强度很大,很难用数字来衡量。”

  就在如此强度的瓦斯爆炸时,在井下正有80名工人作业,而且有14名离瓦斯检测点非常近。

  矿井调度员:“井下的工人大部分集中在流水车道后的一个工作面上,在最下层的清煤机这里也有人。“

  而当时逃生的四个人正是因为身在最底层而侥幸逃脱。

  调度员:“有四个人从另外一条通道爬上来了,通道的水平是70米,竖着有420米,他们说当时井下啥东西都看不着了,是扶着附近的铁道上来的。”

  截至今天我们发稿时,神龙煤矿瓦斯爆炸已造成八十一人死亡,仍有两人下落不明。发生事故的神龙煤业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一个由100多位自然人集资组建的股份制企业,它的生产许可证批复的年生产能力为3万吨,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它实际的产量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现在阜康神龙煤矿已经暂时停产,但记者了解到,在事故发生前,这里却是异常的忙碌。自从国内煤炭紧缺、行情看涨以来,这个煤矿从去年年初开始便大规模购置采掘机、输送带、绞机等设备,对矿井进行大规模改造。

  矿工:“平均一天的产量正常情况下也就一千一、二吨。”

  按照这样的平均值计算,一年下来,这家煤矿的产量将接近40万吨。而实际上,今年5月份这家煤矿的一个月的产量就达到了5.2万吨,超过了一年的设计产能。

  李毅中说:“他们是超强度、超负荷开采。这里矿原设计是三万吨,正在改造成九万吨,可是据了解上半年生产了十七万吨煤,就是超负荷、超强度、靠增加劳动强度。”

  李毅中的话在这份神龙煤矿公司的考勤表上得到了证实,从5月26号到6月25号31天时间,机加队干满31天的就达到了 43 人,占到总人数的一半以上。矿工告诉记者,这种超负荷运转是矿上鼓励的结果。

  矿工:“一个月上够26个班就给你50元一天,27个班就奖励50元,28个班奖励100元,30个班奖励200元,是除了基础工资之外给200元奖金。”

  在以出勤奖名义鼓励矿工加班加点产煤的同时,今年以来矿上的职工人数达到了630人,比2004年几乎翻了一番。除了增加人手和鼓励加班之外,神龙煤矿公司还制定了严格的产量奖励政策。

  矿工:“中采按产量,我们掘进也是按产量,你下去就是多劳多得。”

  神龙煤矿年生产能力只有3万吨,可它半年实际产量就有17万吨 ,是规定产量的11倍。严重超负荷运转,给矿主带来的是滚滚财源,但给矿工带来的却是生死考验。那在超负荷运转的情况下,安全又存在什么样的漏洞呢?

  我们有一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事故通报。关于阜康矿难,通报上这样认定,“神龙煤矿改造工程初步设计尚未批复,擅自组织生产,安全生产许可证已申报,尚未颁发”。而我们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神龙煤矿在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下,安全管理也存在种种漏洞。

  由于神龙煤矿存在的安全隐患多达14处,这家煤矿并没有获得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而超负荷生产更是给安全带来隐患。

  王健说:“他们本身是个高瓦斯煤矿,高瓦斯矿井随着开采强度的加大,瓦斯量也在增大,如果通风管理跟不上就很容易出事故。”

  那么,神龙煤矿是如何应对这些安全隐患的呢?

  矿井调度员:“加强通风吧。”

  既然增加了通风设备,为什么瓦斯浓度还会在11日凌晨两点达到1.8了呢?

  矿井调度员:“如果风井正常瓦斯浓度是在0.2 、0.3,是因为到0.8的时候机器跳闸,就停风了。”

  记者:“估计是什么原因跳闸?

  调度员:“三项插头用了2项的,缺向。”

  通风设备跳闸,为什么瓦斯监测设备没有发挥作用呢?张伟告诉记者,出事的地点没有瓦斯探头。

  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工人一般一周工作27、8 天,很频繁。”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神龙煤矿没有安全生产许可证、严重超负荷运转、安全管理漏洞重重,这一系列违规操作,一步一步酿成了80多名矿工死亡的悲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在调查阜康矿难原因的时候,用了这样一个词“过分”。

  李毅中给记者算过这样一笔账。我国去年的GDP是13.6万亿,我国去年各类事故的死亡人数是13.6万人,平均一个亿的GDP就要死一个人,这是美国的20倍。而去年全国煤矿死亡人数达到6027人,平均每生产一百万吨煤炭就要以三条人命(3.1人)做代价,这是一组沉甸甸的数字,很多煤矿都有一条标语,安全重于泰山,毕竟和利益相比,生命更加宝贵。

  主编:梁军 记者:周勇 摄像:李培 编辑:向华

  CCTV-2《经济半小时》首播时间:21:30、(次日重播)12:30、16:40

  相关专题:新疆阜康煤矿发生矿难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