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级私立中学办学揭秘:虐待学生不重视教学质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7日16:38 新民周刊 | |||||||||
护沟隔离的“孤岛” 密布的铁栅栏 出于警惕,李伟并没有告诉记者他们“越狱”的秘道在哪里。 从外围看,“出逃”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高耸的铁栅栏外,一条既宽且深的护沟将600亩园区隔成孤岛。黑黝黝的臭水沟对岸是稠密的“鸟不宿”。这种用作“天然刺篱”的灌木本不应该出现在马路边。其叶质如皮革,
“我拍过那么多建筑,只有监狱和精神病院使用这种设计。”一位经验老到的摄影记者惊讶地说。 然而,这只不过是一所学校。 饥饿的孩子 李伟所在的高中是私立无锡某学校。 几年来,这所学校的广告做得铺天盖地。在宣传材料上,记者看到它的金字招牌有“中国规模最大的民办中小学之一”、“省示范初中”、“江苏省星级高中”……李伟的母亲被太湖之滨这所优美如同童话城堡的学校所吸引,更看中了它的全寄宿制和宣传中过硬的教学质量,将儿子从安徽送到这里。 然而让母亲心疼的是,一年下来,学费交了近3万元,儿子却经常在电话里诉说“吃不饱”。 这所学校的食堂是“定时、定座、定量”。 “早上一小碗粥、一个很小的包子,几口就没了。饭菜一年四季没有温度。本来菜就少,分菜的生活老师还把好的先吃光。夜宵只有两三块饼干,没听说过的牌子,吃上去味道不太对。我每天从早上6点要一直学习到晚上11点,在家时正常的饭量比这里大一倍。”李伟告诉记者。 汤里漂着死苍蝇、菜里吃出橡皮筋是许多校园食堂见怪不怪的“一景”——大不了重新打一份。然而在这里可不行,你不吃就得饿肚子,因为每人只限一份。 “找校长不下十次了,没有用。他还不耐烦地教训我们:‘先把学习管好了,这种生活细节你管它干嘛。’”在这所学校的教学楼上,有这么一行大字标语:“再穷也要富教育,再富也要穷孩子。” 菜太难吃,孩子们带了酱来拌饭。可学校有‘不允许在校吃零食’的硬性规定,酱被列为“违禁品”。这些孩子们想尽办法把它偷偷带进学校,藏在学校不太检查的食堂窗帘背后、自己的凳子底下。顺手牵羊的事情时有发生,为了“捍卫”自己的酱,有的学生甚至萌发要在里面下毒的念头。 在富庶的江浙一带,学生们“吃不饱”多少让人有些吃惊。然而在与这所学校一位生活老师的接触中,记者了解到这的确是影响学生们情绪的大问题。“学校没有其他卖食品的地方。遇到饭量比较大的孩子,我经常把自己的饭菜分一些给他们。这些学生很懂事,他们对我说:‘老师你先吃吧,剩下的再给我们。’我听着心里很不是滋味。” 为了保证发育期孩子的营养,家长们开始一箱一箱往学校里背牛奶、饼干,殊不知牛奶、饼干也是“违禁品”。 在一位倪姓家长那里,记者看到药瓶里倒出了红枣和桂圆。 “学生每10天放一次假,从家里回来到学校先不能进大门,要在外面排队,把箱子打开让学校老师一个一个搜,不开箱子就撬锁,发现吃的一律没收。家长和学校为此发生过多次冲突,后来学校才为牛奶和饼干解禁。至于其他食品,我每次都得塞在这些药瓶里蒙混过关。” “不少同学得了胃病和便秘,有的同学因为胃疼连期末考试都没办法参加。我有时候正吃着饭,胃越来越疼,路都走不动,同学会很熟练地拿来一种黄色的小药片给我吃。后来我到班里去问,一小半同学抽屉里都有这种医务室开的‘快胃片’。”一位名叫高斌的高中生告诉记者。 冰火洗礼 某大学曾经有一个令人拍案惊奇的故事。该校按学生刷卡付费的多少来提供相应的洗澡水量,以秒计时,每次洗澡动作必须快得像打仗。 高斌告诉记者,这和无锡的这所学校相比是“小巫见大巫”。“只有3个水龙头。40个学生,要在20-25分钟内洗完,一个人从准备、洗澡到穿衣服的时间平均不到两分钟。大冬天热水限量,后面进去的学生往往洗到一半,冰凉的冷水兜头浇下来,历年都是如此。你不洗不行,一身的肥皂。所以我们一洗澡就得拼命抢,充分体会到什么是‘弱肉强食’。” 一位姓施的家长向记者证实,“为孩子我没少掉眼泪。5年前我把他送到这所学校读书。那时学校宣传资料上写着公寓式住宿、全天热水供应。事实上热水有时根本没有,学生们经常在冬天洗冷水澡,感冒成了家常便饭,这些都是我亲眼所见。” “酷热”是另一个让学生们心有余悸的话题。 一位2004年从这所学校毕业的学生告诉记者:“空调是做摆设来招生的,如果我们不是强烈要求,学校根本不舍得开空调。实在热得不行了,晚上开一两个小时。我们的宿舍都是密封的,等到空调关了,8个人的宿舍闷得一塌糊涂。” 因为有空调,学校认为宿舍无需电风扇和凉席,学生一年四季捂着军用棉被。一旦空调坏了,宿舍就要变蒸笼。 “我们宿舍的空调坏了一个夏天,学校不肯修,拖到后来就说夏天马上过去了,你们再忍一忍。有天晚上特别热,整个宿舍的同学到了凌晨两点钟还睡不着,大门锁着我们出不去,有个同学发现墙有点凉,他就像壁虎一样趴在墙上,热了就换一个位置。” “这些都是老式中央空调。”一位老师透露:“主机勉强可以用,分支就不好说了,有的房间好一点,有点房间坏了没有报修。” 以暴抗暴 在这所学校的招生办,记者见到了一位执意为孩子办转学的何女士。她告诉记者:“直接原因就是老师总是打我孩子的耳光。” 作业不好要打,写字慢要打,上课讲话也是“啪啪”两个耳光……这个才上小学四年级的孩子一看到老师就惧怕:“我不敢跟老师说话,什么都不敢。” 很不幸,这个老师还是他的班主任,要从小学三年级一直跟到六年级。这个小孩后来对妈妈讲:“我是熬不下去了。就算今年读下来了,我还要被打两年,我在那里会发疯的。” “不止我孩子一个人挨耳光。”这位在常熟做生意的家长曾经向两位朋友推荐了这所学校,结果朋友的孩子纷纷因为被老师体罚而退学。 在这个号称严格军事化管理的学校,学生们的生活老师都是退役军人,称之为教官。 有位已高中毕业的学生告诉记者:“睡觉讲话被领导听见了要罚教官的钱,而教官的报复方式就是体罚。罚做50个俯卧撑,脾气不好的拿衣架抽我们。” 在暴力下成长的孩子学会了“以牙还牙”。 “宿舍长仗着教官撑腰,也对我们又打又骂。我们不敢打教官,就拿这个学生干部出气。十几个学生趁着教官睡觉把他堵在宿舍拳打脚踢,掀开被子一看里面全是血。” 仓惶出逃 隔着护沟远望校园,教学楼和宿舍楼从门、窗到走廊密布着白蒙蒙的钢铁丝网和铁栅栏。拉近镜头,一米多长的铝合金推拉窗外用了12根竖栏,4根横栏,比寻常人家的防盗网还做得细密。高斌有时会扒着“铁笼子”费力地朝外看,看一群燕子灵巧地掠过。 据公安部门相关人士介绍,“集体宿舍不许安护栏”早在2003年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开展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专项治理实施意见》里已经作出明确规定,那些影响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护栏必须限期拆除。或者安装从内开启的护栏,学生在着火时可“破窗而逃”。 这所学校的铁护栏被牢牢焊住。一旦发生火灾,学生将如何逃生? 相比有形的“铁笼子”,全封闭式军事化管理更让学生倍感压抑。 “一旦进了学校你就没可能私自出去。校纪校规特别苛刻,一点小过失就是严厉的惩罚。用饮水机冲一下杯子——严重警告;同学吵架——记过;篮球不许随便打,被子叠得不整齐不能睡觉,被扔在地上要一遍遍重叠;晚上11点才放我们出教室,到了宿舍还要站在外面被教官训话,话多时一训半小时……高三一个月才放一次假,有的同学家远不回去,放假被关在学校里,图书馆、游泳馆都不开,寝室里只有床和柜子,他们狗急跳墙一样往外逃,好不容易成功一次,一连三天都睡在外面网吧。”高斌也逃过一次“狱”,他带着无限回味告诉记者:“自由的感觉真好。” 学生通常用破坏来发泄。“我们的情绪和普通学校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压抑久了就会爆发。你到高三部去看,垃圾桶基本上没有一个是好的。我们一出教室就猛踹垃圾桶、砸路灯。一栋楼的开关刚装好,有个很壮的女同学一拳头砸坏一个。被抓住当然罚得很厉害,她后来割腕自杀。” “我有个同学从小学五年级就在里面,到现在住了7年,我眼看着他一天天不正常,整天精神恍惚。学校请了心理老师来给我们上课,没有用。” “跟学生帮派处不好关系就要遭殃。有一次他们借我的指甲锉连夜把泻药磨成粉,还计算好量,这次下几粒,不见效再下几粒,装成一小袋,由执行任务的同学早上跑去往那个同学汤里倒。第一次没经验,洒得太急了,碗边上都是白粉,被倒掉。第二次倒在麦片里,那个同学换了牛奶。第三次他尝尝觉得味道不对又没喝。这些学生气急败坏,密谋说下次用巴豆,没味道。我宁可在家自学,参加成人高考,也不敢在这里待下去。” “打架成风,宿舍里面都是烟头。还有小小年级就谈恋爱,我儿子也收到了五六封信。这就是他们津津乐道的‘青少年素质教育活动基地’?”一位上海的家长质问。 一位民办学校校长表示他不赞成这种封闭式军事化教育。“学生不是军人、犯人。这种做法是否符合青少年的成长规律,有益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值得反思。” 学生苦,老师也苦 素质教育、超一流的师资和高升学率是无锡这所学校宣传中反复强调的重点。它在“为什么要用这么多外教”中是这么表述的:“××要打造世界一流的教育机构,营造国际化学习环境,每年聘请专职外教50-60名。江苏省教育界有关人士感慨:××的外教力量甚至超过了全省其他中小学的总和。” 不少家长表示,他们就是冲着这些承诺来的,用孩子现在的吃苦来换得考试分数的保证。然而何女士告诉记者:“我儿子上的还是外语部,比外面的常规小学多收1000元学费,但他从来没有见过外籍老师,所有功课中就是外语最差。” 据这所学校中学招生办的王老师介绍,现在学校已有近2000名上海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3强。这些学生,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初中和高中。该校专门开设了上海部,聘请老师教授上海版本的教材,按照上海高考的要求来进行教学。然而双方的教学进度相差不小。 “我们8个人才一本生物书,不上课不发下来,上完了再收上去给其他班用,平时都没办法复习。好的学生能出去的都转学了,出不去的开始混日子。” 据记者调查,这所学校有一年的教师流失数量占到近50%。 “很多老师都走了。我来了一年,语文老师走了3个,英语5个,数学3个,生物2个,化学3个,政治2个。现在整个学部政治老师只剩一个,就是我们的部长。我听她讲课翻书都来不及,半节课一章,一本书六大章,她这么讲三节课可以把一本书搞定。大综合原本六门课,因为没有老师出政治卷子,就不考了。” 一年中唯一没有换过老师的学科是物理。然而当记者与这位物理老师联系时,得知他刚刚辞职,这个学部下学期将面临没有物理老师的困境。 “这所学校,学生苦,老师也苦。”一位老师告诉记者。 “如果你去高三部,老师的精神都是特别不好。他们必须5点钟起床,最晚的要一两点才能睡觉。” 据记者了解,这些老师一般都是高薪聘来,然而一旦学生被罚,负责老师也要“连坐”。 “最简单的是扣钱。月薪3000元,到了一个很乱的班级,月末才能拿到500元,最低的拿过200元。” 本来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这里的老师还肩负“推销员”的职责。“假期我本来想回老家,学校对我说,如果你不留下招生,下学期就别来了。完不成指标也要扣工资。” 有位老师去上海招生,铩羽而归,被逼无奈跟学生谈起了合作。“他说如果我有办法帮他介绍学生进来,500元的提成他出200元大家来享受享受。”他目前不敢接受采访:“我们前不久被一家媒体曝了光,领导刚刚开过会讲过这个事情。” 一位学生告诉记者:“师资再紧张都可以调去招生。我们反映没有老师,学校就让我们自习。” 高分的奥秘 尽管老师走了一茬又一茬,学生不听讲,课堂上当着老师的面打牌。然而每次考完试,这些学生的成绩都理想得让家长感慨孩子受点苦还是值得的。 “事实上每次考试的卷子都简单得不得了,考试公开作弊是正常现象。”一位上海部的学生告诉记者。记者在这所学校期末考试时见到这么一幕:只有36个学生的考场一前一后两位老师监考,学生们各种坐姿都有,抄书、传答案,将老师当作透明人。 猫腻遇到实战肯定要露馅。 “我们一直要求学校拿上海的卷子来考,学校就是不肯。后来没办法第二次月考拿了上海八校联考的题目给我们做,非常难,很多题目我们从前没见过,同学都懵了。” 记者看到该生将“燕雀不知鸿鹄之志”默写成了“鸿鹄不知燕雀之志”,老师仍然大笔一挥,给了满分。是老师眼拙看不见吗?记者看到“鸿鹄”两字上被画了一个圈。 “我那次语文考了100多分,光作文就打了60多分,几乎是满分作文。同学看到这么好的成绩虽然高兴,可还是有点担心,老师是这么给我们讲的,这次就是要给你们打高一点,分数太低太难看了。” 记者手中有这个班一次月考的成绩。 四门课的总成绩满分是600分,即使在拼命加分的情况下,这个班考到400分以上的只有一个学生,200分以下16个,占到大半。语文90分及格,全班27名同学参加了考试,上及格线的只有8个。不少学生的单科成绩只有二三十分。 记者从上海教育部门了解到,由于该校培养出来的中学生达不到上海市教学要求,上海教育部门已把该校纳入“黑名单”,在那里读书的学生更不可能转学回沪。 “这里80多分的成绩到外面只能算60多分。现在它是一条龙服务,从幼儿园、小学一直到高中,据说还在筹建大学,很多家长和学生庆幸在本校升学没有压力,真不知道这些学生从本校小学一直混到毕业,将来怎么踏上社会,它是不是在误人子弟?” 但是在这所学校的宣传材料上,记者看到的却是令人怦然心动的升学率。 “2004年,我校初中毕业生人人升入高中。高考,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卷达线169人,最高分664分,上海卷除1人外,人人被大学录取,本科达线率超过去年的75%。2005年,本科达线率为76.39%,全国部的××和××分别荣膺凤阳地区文、理科高考状元。上海部本科达线率为76.75%。” 这所学校究竟有什么高招可以撑托这么美妙的童话? 据无锡市教委某位同志所言,这所学校有一个“传统”,为了提高升学率,特地去苏北贫穷地区招收一些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从高二起免费入学,并承担相当费用。 “高二快结束的时候,我们开过一个特别的会议,老师要求那些成绩差的同学下学期退学,不然影响他们的升学率。也有不少好学生被骗来,他们虽然觉得这里太差又转回上海借读,但是学籍只能留在这里,考出来的成绩属于这所学校。” 有一位上海的家长告诉记者:“我有两个朋友的孩子在这所学校上学,高考成绩很差,学校说可以联系他们对口的学校,200多分也能拿一个本科文凭。” “这所学校经常把年级中最好的一些学生挑出来参加中考,一些学生让他们直升本校的高中,不让他们参加中考。” 记者曾以家长身份向这所学校招生办老师询问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如何保证上大学?该老师表示:“把小孩带过来,只要长得还行,就让他考艺术类。” 记者在这所学校2005年部分上海优秀学生成绩名单中看到,近一半的学生报考类别是美术、音乐和编导。 转学难 发现大事不妙的家长们纷纷要求为孩子办理转学,仅仅一个中午,记者就看到十几位家长涌入学籍办公室。 “我一共交了3.2万元的赞助费,学校说当初签了协议,乙方因自身各种原因提出的中途停学、转学、退学,如在入学时一次性缴纳赞助费的,按就读时间每年扣1万元。”因儿子被打耳光而办理转学的何女士非常愤怒:“如果当时签好合同,哪怕交10万赞助费我都没有意见。我生气就是因为我去交赞助费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合同,只是给了我一张收据。现在他们说扣钱就扣,不然不让转学。而且他们根本没问转学理由,部长自作主张写上‘家长要求转学’。” 在这所学校招生办,记者确实看到有这么一份合约,并且盖有无锡市公证处的公章。然而不少家长向记者反映他们从来没有见过这份合约。该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经过查询后也肯定了何女士的说法,但他表示无能为力:“学校规定必须要扣。” 比何女士更为不幸的是高中部的家长们。一位学部部长告诉记者:“我们学籍办有一个规定,高中学生不能转学,只能是到别校借读或者是退学。借读学籍将保留在这所学校,一年的学籍管理费是3000元。退学也可以,就是没有学籍。” 学籍相当学生的户口,学生没有学籍,就不能正常升学,最终沦为“黑户”,对其一生都会造成不良影响。 记者从教育界人士处了解到,高中阶段不允许转学是秉承公平的原则。这是因为,上海每年中考都会有一个“黄金线”,即高中分数线,线下考生是没有资格升入高中的。但这些线下生却可进入无锡等一些外地私立学校,这类考生是没有资格转入上海普通高中的。如果让他们转学回来,就会破坏中考规则,那些本来没考上高中的人就会采用这种迂回办法读高中。“那将是非常不公平的,教育部门因此严厉禁止这种情况。” 然而许多家长对此并不知情。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这所学校招生办的魏老师,并特意说明是高中转学,他仍然告诉记者:“可以转学,只要有接收学校开出的证明,就可以转过去。不用交任何费用。” 这条规定苦了那些好学生。“我的孩子原来在合肥科大附中成绩都是年级前几名,被骗进这里套牢了,即使符合允许转学的条件,他也只能转入民办中学。”李伟的母亲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另一种情况。该校办公室主任告诉记者:“无锡市教育局对我们还是很关照的,一般的学生进来,我们都能够建立一个学籍。但是教委让我们办的是一个集体试读学籍,和一般学校的学籍区别在于高中毕业的时候才能全部专为正式学籍,这种学籍中途是不能转学的。文中部分采访对象为化名撰稿/张 静(记者) 相关专题:新民周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