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新城市品牌的“神话”起源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22日13:50 内蒙古晨报
新城市品牌的“神话”起源

部分养牛户给自己家的奶牛买了保险 内蒙古晨报记者 余斌摄影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唐捷 姜向锋)乳业界的人们都知道,世界上有一条国际公认的优质奶牛带,位于北纬40——47度之间。这一带气候干爽,阳光充沛,特别适宜奶牛生长。奶牛不受潮热侵袭,不需消耗过多的能量,少病高产,奶质优良,成为奶业的最佳发展区域。英国、法国、荷兰、美国、加拿大等乳业强国的乳制品工业区,几乎都分布在这个纬度上。呼和浩特地处北纬39.58——41.36度之间,正好处在优质奶牛带上。这就是呼和浩特发展奶业的地理和气候优势。距呼和浩特“中国乳都”命名揭牌仪式尚有几日,一股浓浓的“乳香
味”似乎已弥漫在首府青城。历史上,这里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牛气十足”这意味着处于塞北边疆的呼市从此有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新城市品牌,那就是“乳都”。当有不少地方蓄意打造“乳都”这个“金字招牌”时,呼和浩特已经不经意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乳业发展的“东方神话”。

  ★“乳都”占尽天时地利

  呼和浩特的奶户称自己的奶牛是“喝着矿泉水、吃着中草药、产着优质奶的摇钱树”。而同样,这里还有开阔的地域,在1722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130万亩玉米播种面积。如按2亩地的玉米秸秆可为一头牛提供全年的饲料计算,现有的玉米地就可以养殖65万头,而呼市的奶牛总头数为50.8万头。此外,随着100万亩人工牧场渐成气候,奶牛养殖还有大的发展空间;呼和浩特有充足的奶业人力资源。由于这里发展奶业的历史较早,三代人从事过奶牛养殖、加工的家庭不在少数,无论在养殖、加工还是在销售上,都有比较专精的人才,他们中有的被大型乳业聘走,有的自己干,尤其几大乳品企业客观上成为培养人才的“孵化器”。这一切,都为呼和浩特发展奶业奠定了基础。

  在塞上老人们的记忆里,呼和浩特地区早就有了发达的畜牧业。这里的农牧民自古就有制作和饮食奶酪、

酸牛奶、奶油、奶皮、奶茶和奶酒等奶制品的传统习俗,并且很早就分化出了奶牛养殖业。原隶属于土默特旗的萨拉齐镇及土左旗的沙尔沁乡意为“做奶业的人们”,所以说呼和浩特地区发达的奶业早就有之。

  但是呼和浩特地区现代良种奶牛养殖业的起步比较晚,真正起步是从1967年开始的。当时,从呼伦贝尔盟引进三河牛,进行良种改良。1970年4月1日呼和浩特乳品厂投产,当时日处理鲜奶30吨。

  改革开放为呼和浩特奶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尤其是在1979年以后市里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奶业发展的政策实行“国营、集体、个体”一起上的方针,推行以奶换料、划拨奶牛饲料地、解决购买奶牛贴息或低息贷款等,成立市奶牛公司,辖大黑河、八拜、回民奶牛场、回民奶食品加工厂等。1985年,奶牛养殖已经遍布46个乡镇、195个行政村,成为全国8个敞开供应牛奶的城市之一。到90年代初,虽然全国乳业市场呈现滑坡的趋势,但这里的奶牛业仍呈上升态势。1993年,回民奶食品总厂改制成伊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后成为伊利集团公司。之后,呼市的乳业市场又蹦出了“蒙牛”这匹“黑马”。从此,呼和浩特、内蒙古甚至是中国的乳业市场出现了“

地震”。而两个乳业巨头的出现虽然搅热了呼市的乳业市场,争夺原料、销售市场的“小战”偶有发生,但是越战越猛的两巨头不仅巩固了呼和浩特的乳业大市地位,也占据了中国乳业的“半壁河山”。

  ★桂冠来自抢先定位

  当“伊利”、“蒙牛”牌的牛奶走出草原,享誉全国的时候,呼市的决策者们已经感觉到一个发展奶业的最佳时期到来了。2000年,伴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呼市的“舵手”们审时度势,大胆提出了“奶业兴市”的战略选择。自此,呼和浩特奶业的发展也就毫不动摇地走上了以企业为龙头,科技为动力、资源为优势的发展道路,大步迈向“资源转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的目标。

  “发展奶业可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丰富京、津、沪等一些大城市居民的菜篮子,同时还可以提高城市的品位和知名度。”呼和浩特市的决策者们认为,呼和浩特市地处东北、西北一条养牛带的核心位置,距离京、津十分近便,产品营销成本较低,自清代以来就是华北地区的羊肉、奶制品的集散地。如今以奶制品供应华北及全国广大地区也同样有优势。如果说,全国的奶业发展总体上是“北乳南送”和“西乳东送”,那么,呼和浩特正好处于奶业输送的前端位置。地利,就意味着有可能领先一步实现奶业的跨越式发展。基地建在靠近大城市消费市场,各种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其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以奶业来整合种植加工资源,形成支柱产业,可以彰显这座城市的知名度,也有利于产业定位,培育自身的核心

竞争力

  呼和浩特自从实施“奶业兴市”发展战略以来,奶业每年以50%的速度递增。2002年,国家农业部在产业发展规划中把内蒙古自治区列入了奶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呼和浩特在实施“奶业兴市”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打造“中国乳都”的新思路,成为在中国第一个敢吃奶业“螃蟹”的地区。现在呼和浩特市有近一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饲料生产、兽药和牧业机械生产经营、印刷包装等行业,奶业带动了全市奶业产业链条的发展。

  今天,呼和浩特乳业的名声在外,不仅在中国乃至在世界,无论在北京、上海还是深圳、香港,“伊利——心灵的天然牧场”、“蒙牛——来自草原的问候”的巨幅广告悬挂在最抢眼的位置。当“伊利”、“蒙牛”牌的雪糕、冰激凌在闹市和冷饮店随处可见的时候,人们不禁惊呼:“内蒙古大草原的绿色乳品真的来了。”

  ★产业带动地区发展

  “家养1头牛吃喝不用愁,家养5头牛肥得直流油……”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龙头企业的发展吊起了农牧民投资养殖业的胃口,同时也使农民的钱袋越来越鼓,呼市地区的农民十几年来唱着这样的民谣走上了致富养牛路。

  走进呼和浩特市的近郊或旗县,过去那些低矮破旧的土房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崭新整齐的奶牛养殖小区。

  赛罕区舍必崖村是呼和浩特奶牛养殖的样板,他们村也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这里有着快半个世纪的奶牛养殖史,但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扬眉吐气过。“院里钉橛子,门口挖钵子,手上别口子,住着土房子。”这是几年前呼和浩特市农村养奶牛农户写照,在自家院里钉个木橛子拴牛,院门口挖个青贮窖,稍不注意人就掉进窖里.随着奶业科技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奶户已经越来越意识到科学饲养的重要性,人畜分离是其中的一个方面。如今,当你走进养殖小区的时候,首先看到的牛的漂亮砖瓦房,冬暖夏凉,主人再也不用担心心爱的牛因为风雨和严寒感冒伤寒。而由企业为他们提供的“绿色饲料”和合理的喂养方法让自称养了一辈子牛的老农也心服口服地认为“科技真是第一生产力”。牛壮了、奶多了,兜里的钱鼓了。牛是奶户的“摇钱树”。因此,这几年,呼和浩特的养牛户越来越懂得珍惜和爱护自己的牛,不管走到哪个村头总能看到奶牛门诊和奶牛急救中心。赛罕区舍必崖村的“奶牛专家大院”为村里的奶牛解决了不少问题。

  其实,在呼和浩特,靠科学养奶牛而发家致富的又何止是舍必崖?在土左旗有有名的兵州亥乡奶牛养殖基地;在和林县有盛乐镇奶牛养殖基地,托县等几乎所有的旗县区都能拿出自己的奶牛养殖样板区。当地居民80%的经济来源是靠奶牛给予的。

  ★龙头牵出乳业“神话”

  谁都知道,在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奶业已成了“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是呼和浩特最强劲的一个经济支撑点,是中国乳业的“巨轮”。

  想当初,当“伊利”在中国乳品业中位居“老三”的时候,刚刚诞生的“蒙牛”还只不过是第1000名后的一个小卒而已。可刚迈出第一步,就先发制人,让业界惊呼:“内蒙古乳业中又冒出了一匹黑马”。继而让不少奶业专家心虚了一阵子,甚至认为,一山容不得二虎,同一个城市不应有两个大企业。但是呼和浩特高层领导认为,有两个龙头企业并驾齐驱更能拉动经济发展,关键在于形成合力,利益分明。政府在双方中间起一个宏观调控的作用。为此,呼和浩特市政府对两家企业的收奶范围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既保证了伊利原有的赛罕区、土左旗、玉泉区以及和林县部分地区乡镇收奶,也为蒙牛划定了托县、和林县、清水河等新的奶源区。伊利奶源基地在北,蒙牛奶源基地在南,事实证明,这样做是正确的。让两个乳业龙头的奶源基地均被做大做强,使奶牛养殖均匀分布。再加上合理的奶价,使得企业、奶户、奶站均有丰厚的收入。共同的利益使企业与基地形成了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人们不会忘记,在1999年前途经和林县时,现在的盛乐经济园区还是一片荒漠。而几年之后,这里已变成一个现代化的工业园区。蒙牛率先开发入驻,从此拉开了更多企业入驻的序幕。而自从蒙牛落户该县后,快速发展奶牛业,该县的农民收入由1998年的1618元增长到2002年的2025元,有名的国贫县一跃而为全区100个旗县区中发展最快的“明星县”,财政收入一举突破亿元大关。

  这几年,呼和浩特的奶业得到了超常规发展,已经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而这里的两大奶制品企业“伊利”和“蒙牛”,无论发展速度还是效益,都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其中,“伊利”去年实现70%多的增长,排名也上升至全国行业第一位。现在,“伊利”还想在2005年做成中国乳业最有价值的品牌,2012年,进入世界乳业二十强。“蒙牛”则打算用5到10年时间,实现“内蒙古牛、中国牛、世界牛”的设想,成为世界乳业的领先品牌。而伊利公司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乳制品生产企业,也连续两次入围“中国企业500强”,连续5次入选“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是国家520家重点工业企业和国家首批确定的全国151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之一。在前不久世界品牌大会上,“伊利”以品牌价值136.12亿元再度入选《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

  伊利、蒙牛两公司不仅自身取得了很好的业绩,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伊利”、“蒙牛”的奶源基地的建设带动了130万农民脱贫致富,企业的发展为社会创造了几十万个就业岗位,产业链条辐射120万农牧民,带动了各地经济的腾飞,受到社会的广泛称赞。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