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内蒙古晨报 > 正文

廖静文在呼市讲述丈夫徐悲鸿(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9月19日15:24 内蒙古晨报
廖静文在呼市讲述丈夫徐悲鸿(附图)

记者与廖静文在一起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内蒙古晨报报道(记者 侯伊霖)日前,由呼市市委、市政府主办的纪念徐悲鸿先生诞辰110周年系列画展在内蒙古美术馆举办。为了筹办画展,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亲赴内蒙古。在廖静文女士忙里偷闲中,记者有幸走近这位饱经沧桑的老人。不仅仅因为她的名字与艺术大师徐悲鸿紧紧相连在一起,半个世纪以来,这位从湖南浏阳走出的女子一直为世人所关注。

  ★浏阳河走出的女子

  82岁高龄的政协委员廖静文女士全身衣着简洁、大方,脚上穿一双黑丝绒方口系带布鞋特别引人注目。她谦和地和每个人打着招呼,让人丝毫看不出她就是一代画坛宗师——徐悲鸿大师的夫人。

  廖静文1923年出生于湖南浏阳县一个贫苦知识分子家庭,1939年考入中央美院,1944年协助徐悲鸿大师工作,1946年1月与徐悲鸿大师结婚……

  谈及此次廖老亲赴呼市筹办徐悲鸿大师诞辰110周年画展,就无可避免地要谈起徐悲鸿大师,当谈及徐悲鸿大师时,眼前的廖静文老人潸然泪下。

  “我是一个很不幸的人,一生遭遇了太多的不幸。生在旧中国,母亲在我11岁时去世,14岁时抗战爆发,直至22岁时抗战结束,我们的青春是在敌人的炮火之下度过的。30岁时,悲鸿去世……

  我对他的一生是敬仰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艺术魅力,更因为他的人格魅力。他爱国,他宽以待人,他在国难当头的情况下,冒着敌人的炮火,完成《奔马》《负伤之狮》《风雨鸣鸡》《田横五百士》这样的唤起民众抗日斗志的作品。1939年至1941年,他赴新加坡、南洋各地举办画展,以‘救助’危难的祖国。他把他所得的6万元加币全部捐献给祖国,作救济国民和军需之用。‘珍珠港事件’之后,祖国抗战到了休戚相关的时刻,悲鸿冒着敌人的炮火和头顶飞机在空中的轰炸,从新加坡、缅甸、云南带着沉甸甸的8箱子作品辗转南北,回到祖国。现在展出的作品,都是他冒着生命危险保存下来的。他一生很艰苦,卖画的钱自己舍不得用,资助傅抱石、李苦禅、齐白石求学、出国深造,而自己却常常流落街头,经常是一个团子和着冷水便是一天的饭。他站在动物园的马路边速写狮子、马等动物,为的是免去租画室和模特的费用,并刻一方‘困而知之’的印章,作为座右铭不时地激励自己。我初次见到他时,他坐在没电灯的小屋,过着农民一样的生活……”老人说到这时已是话语哽咽,泣不成声,老泪纵横。

  “悲鸿的病日渐加重的时候,好多人劝我也该为自己和两个孩子的着落考虑,让我离开悲鸿。我对他们讲,遇到悲鸿我一生不悔……”廖老断断续续地讲述着。

  1953年9月26日,这是一个让廖老悲伤一生一世的日子——一代画坛宗师徐悲鸿大师去世了。悲痛中料理完后事,廖静文毅然决定将悲鸿大师倾注了一生心血创作的1250件作品及收藏的唐、宋、元、明、清绘画448幅珍品、近代名家作品272幅、外国绘画128幅作品和上万册图书、图片、碑帖等贵重资料,连同自己的住所一同捐献给了国家。她说,悲鸿是人民的儿子,人民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和他的收藏也都应该属于人民。他生前尽力收藏和保护它们,是惟恐它们流失在国外,这样做也实现了悲鸿大师生前的愿望。

  “当我作出这个决定后,我便将家中的钥匙全部交给了当时的文化部部长沈雁冰。那天,我是哭着走进文化部的,又哭着走出来,因为在几天前,我还曾与悲鸿一同去那里,几天后却只剩下自己孤零零的一个人。”廖静文如同刚刚认识悲鸿大师时那样,手里提着一只蓝色帆布箱子和一个被包卷,离开了家,去北京大学。那一年,她已30岁,重新开始了学生生活。听着老人讲述着半个世纪前的经历,记者的内心受到发自肺腑的震撼,敬仰之情从心底默默升起。

  ★为修复油画四处奔波

  1954年,位于北京火车站附近的“徐悲鸿故居”作为徐悲鸿美术纪念馆对外开放,周恩来总理亲自题写了“悲鸿故居”的匾额,徐悲徐纪念馆的开放实现了悲鸿大师普及人民美育水平的博爱愿望。

  纪念馆建成之后,廖静文便天天到馆,风雨无阻,馆里的大小事情,事无巨细,她都要身体力行,亲自去做。从此,保护徐悲鸿大师的作品与收藏,在廖静文的眼中,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在最为困难的“文革”时期,徐悲鸿纪念馆也没有逃出这一劫难。廖老说:“眼着着红卫兵们将悲鸿的作品抄家、销毁,那时候我都不想活了。想到悲鸿的许多作品是冒着敌人的炮火、远渡重洋从国外运送回国的,如果真的被毁,我对不起悲鸿。我只身一人几经周折去中南海见总理,恳请他保护悲鸿纪念馆文物。是周总理下令将馆内所有的收藏秘密转移到故宫太和殿旁一个大殿里,并上了锁,这一锁便是13年。因为陈年古殿太潮湿,通风又不好,当再见天日时,好多画都发霉了,一些油画的色块都成片成片地剥落了。”时至今日,82岁高龄的廖老还在为修复那些珍贵的油画四处奔波。她说,现在还有100多幅没有修好,因为请法国卢浮宫修画专家修复一幅画就要大量的外币,目前,国家还有困难。廖老补充道。

  如今,只要是关于举办悲鸿大师的画展、出画册的事,或是为馆里募集资金,身患糖尿病与心脏病的廖老都要身体力行。已是风烛残年的廖老对记者讲,她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想完成纪念馆的扩建工程。现在,北京市已经在徐悲鸿纪念馆旁新批了一块5000平方米的空地,但需要9000万元资金,因此没有买下来。还有1000多幅作品叠压在柜子里,另外还有那么多的古画、书籍,要是能建成新馆,就能陈列更多悲鸿作品,让更多的人们感悟悲鸿的艺术作品。

  ★半个世纪痴情守护

  廖老不无感慨地说,半个世纪过去了,我们就是这样魂魄相守。悲鸿为艺术倾注了一生的心血,我便用了一生的生命去保护它。悲鸿纪念馆从1954年建成到现在,历经半个世纪,我一直守候在他身边。

  廖老的助手陈海燕女士在采访中对记者讲,时下,位于北京新街口北大街徐悲鸿纪念馆的马路西侧正在进行危房改造;东面鳞次栉比的时装店、快餐店在证明着时代的变迁;独有这座故居一直在诉说着、见证着一位艺术家50年前的故事和他的妻子长达半个世纪的守护,给古都北京乃至世界艺术长廊增添了浓重的艺术氛围。

  陈女士告诉记者,现已是耄耋之年的廖老,仍然每天坚持早上7点起床,风雨无阻去纪念馆上班。

  ★实现生平一夙愿

  当谈及《徐悲鸿的一生》这本书的撰写时,廖老说,这本书历经29年岁月,才实现了她生平的一个夙愿。

  廖老说:“悲鸿逝世不久我便想写这本书。为了写好这本书,身为两个孩子的母亲,我再次进入北大中文系读书。”

  每天一放学,她便去图书馆早早用书包占个座位,直到深夜图书馆闭馆。大学四年的时光,她拜读了无数名家的作品传记,她读名家,感悟名家,与名家、伟人进行着心与心的沟通与交流。

  大学放寒假,廖静文乘火车回到悲鸿大师的故乡——江苏省宜兴县,看望悲鸿大师的乡亲,寻找他童年时代纯朴的伙伴,听他们讲叙悲鸿儿时的往事,收藏悲鸿早年的手迹。在回来的路上,那天天气阴沉,下着小雪,廖静文凝视车窗外,凄伤地想起悲鸿19岁那年曾在那条路上,徒步去上海寻找出路的情景,她仿佛看到悲鸿身穿蓝色长衫和戴孝的白布鞋,顶着雨雪,低着头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成串的泪水涌出来,她靠着车窗哭了……

  在夜深人静时,她一次次拿起笔怀念大师,泪水打湿了稿纸,打湿了她自己,她无法再写下去……怕惊醒一双熟睡的儿女,她便跑到卫生间痛哭……

  在风雨交加的日子里,她曾一个人伫立在黄浦江边……

  在滚滚的涛声中,她仿佛听见有一个声音在对她说:“一个人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能自拔,才不算懦弱啊!”

  在上海,她也曾只在清晨吃一个饭团,一天不进食,用以纪念悲鸿当年所度过的艰难岁月。

  1957年,廖静文被选任徐悲鸿纪念馆馆长,她收集了大量有关徐悲鸿的资料,她开始着手撰写徐悲鸿的一生。而正在她满腔热情地动手写这本书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廖静文家多次被抄,她花了莫大心血收集的资料几乎全部被毁,徐悲鸿的墓碑被砸碎,纪念馆因修地铁而被拆除。廖静文悲伤地看到徐悲鸿最后生活的地方从她的眼中突然消失,他亲手栽过的一草一木,对于廖静文来说是多么难舍,她陷入了茫茫痛苦中。

  1973年总理亲笔写信与廖静文洽商恢复徐悲鸿纪念馆的事,多少往事一齐涌上廖静文的心头,从那时起,廖静文又经历了磨难与痛苦,四处奔走。又是10年,她终于见到徐悲鸿纪念馆重新建成,她才得以执笔完成《徐悲鸿的一生》这本书。廖老说,至此她才释然了。

  奔腾的岁月在生活中滚滚流逝,它伴随着廖静文老人的悲伤、感触、苦涩和对徐悲鸿大师绵绵不尽的怀念,从廖静文那颗受伤的心上匆匆滚过。回首往事,眼前的廖老依然为悲鸿大师过早地逝去而泣不成声。记者不忍心再次去触动老人心头那根伤感的心弦。

  廖老的助手陈女士对记者讲,廖老撰写的《徐悲鸿的一生》出版面世,很多读者来信说,他们是流着泪读完这本书的,为徐悲鸿由一个贫苦农民的儿子而走向世界的坎坷历程、动人心魄的一生,为他对祖国和人民强烈的爱,也为他那不幸的婚姻以及他与廖静文太短促的爱情而落泪。很多读者说,他们全家人读了这本书,有的是父母读了推荐给儿女,有的是儿女读了推荐给父母,他们中有学生、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有老人、中青年还有小学生。

  一位失去信心的青年读者说,《徐悲鸿的一生》改变了他一生的命运;一位山西的煤矿工人看完《徐悲鸿的一生》这本书后,用煤矸石为悲鸿大师塑了一座像,他说大师的精神像煤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陈女士抑不住心中的兴奋对记者讲了特别感人的一件事。三个居家的日本妇女与廖老素昧平生,看完《徐悲鸿的一生》这本书后,被书中人物所感动,三人远渡重洋,来到中国拜访廖老,说她们三个不懂中国的居家妇女,准备翻译此书,并说为了将此书译得更准确、贴近,她们三位已为人母的女士此次特来北大中文系进修中文。廖老被她们的真诚所感动。1988年,她们将她们亲自翻译的日文版《徐悲鸿的一生》送给廖老,还有一位与廖老同龄的美国女翻译家对廖老说,虽然我们的社会制度不同,政见不同,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一致的,我被你和大师的人格魅力吸引着,感动着。

  陈女士对记者讲,《徐悲鸿的一生》从1982年面世后,再版十四次,印刷量达七百万册,被团中央推荐为最受青年人欢迎的书,畅销海内外。

  ★挥洒不去的草原情愫

  谈及内蒙古之行,廖老的心情开朗起来。廖老说:“我喜欢内蒙古,这是因为我对草原与马情有独钟。草原与马构成了蒙古文化的灵魂;草原与马是蒙古文化的摇篮,这里诞生了太多的英雄与传奇:蒙古大帝成吉思汗,民族英雄嘎达梅林,还有出嫁塞外和亲的王昭君,留下太多感人的史诗与传奇;草原与马构成我心中挥洒不去的‘情结’。”

  廖老接着说,第一次来内蒙古是在19年前,当时应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赵志宏之邀前来的。一下车,热情的内蒙古人民向她献了哈达与奶酒,去看赛马,参加那达慕,祭敖包,看蒙古搏克手摔跤,吃烤全羊……这是第二次来内蒙古。廖老像个孩子一样不无兴奋地告诉记者。这次来内蒙古,她在召河草原“又做了一天蒙古人”。她心里满载着内蒙古人民的热情与真诚。她说,悲鸿一生没来过内蒙古是很遗憾的,因为草原奔驰的骏马是他笔下的钟爱。不过这次他的画展能在内蒙古展出,廖老感到很欣慰,希望通过画展让更多的内蒙古人了解悲鸿的艺术之路、人生之路。

  “内蒙古的发展变化太大了,这里的城市迈进现代化,到处是高楼大厦。牧民说,他们已经不再住蒙古包了……”这次内蒙古之行将成为廖静文记忆中永远挥洒不去的“草原情愫”。

  相关专题:内蒙古晨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