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相见时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5月26日12:52 京华时报 | |||||||||
相见时难 昨天(2003年5月12日护士节),在北医三院眼科大楼前的空地上,护理部副主任郭莉与家人短暂团聚。一直坚守在抗非典一线没回过家的郭莉只露出一双眼睛,深情地看着三米外瘦小的身影,那是年仅十岁的儿子杜睿。从妈妈离家的那天晚上,他就开始为妈妈祈祷。相隔三米的相见终于让孩子哭出来:“妈妈,您什么时候回家啊。”郭莉强忍着想跑过去抱住儿子的冲动,站在原地说:“孩子别哭,你已经不是小男孩了,应该坚强!”(编注:获全国抗击“非典”摄影三等奖) 本报记者 赵勇 摄影
点评: 在有许多记者到场的情况下如何拍出自己独家、独到的画面?这张图片告诉你如何做到这一点。细心观察、敏感以及早来晚走。 这是一张感人的画面,当打开采编网编选图片时,这组图让人为之动容。在与久别的母亲见面时,忍不住委屈和思念,十岁的孩子哭了出来。就这一瞬,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忘我舍小家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跃然纸上。当时这是一个小学组织的一项活动,请了些媒体,念念诗歌献献花就结束了,随后记者也都散场了。然而本报记者没有离去,他在拍摄中发现孩子在离母亲十几米的距离的地方迟疑不愿离去,而母亲也在远远看着孩子没马上离开,赵勇看出孩子的心理,“是不是想和妈妈讲几句话”,孩子点点头。他走前几步,把孩子的想法告诉孩子的母亲---北医三院护理部副主任郭莉,母亲走近几步保持了三米的距离,“儿子最近怎么样啊?想不想妈妈?”“想!妈妈,你什么时候回家?”孩子哭了出来。 相关专题:京华时报新闻摄影五年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