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农村合作医疗能否一路走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0日08:59 四川在线

  “看病难、农民看病更难!”这是当前令9亿农民心忧的一个现实问题。农民们说,“没有健康,哪来小康”。如何构建新时期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缓解农民的医疗困境,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内容。(2月15日人民网转载《瞭望新闻周刊》)

  众所周知,从1955年起,伴随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的兴起,合作医疗在农村地区迅速建立,农村合作医疗曾覆盖了85%的农村人口。这对于解决当时农村地区缺医少药以及有
效保障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到上世纪70年代末,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和集体经济成分的减少,合作医疗出现了严重滑坡。据卫生部1998年进行的“第二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农村居民参加合作医疗的比重下降为6.5%。2003年,国家为解决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又重新启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开始在安徽、浙江、四川和河南等地区试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构成并不复杂。按照大多数地区最初的试点政策,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每年国家出10元、省市县三级财政出10元、农民自己出10元组成基金,在农民生大病时给予适当比例的报销。按

卫生部的计划,到2010年底这一制度将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这对9亿农民无疑是一大福音。应该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继大包干、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党和政府为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一项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一种新探索。然而时至今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却难以一路走好。究其原因有:一是少数地方领导为盲目追求所谓的“政绩”——“参合率”,导致出现一哄而上的苗头,个别地区甚至出现了借债为农民参加合作医疗或农民“参合率”达到102%的荒唐事。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普遍面临管理机构不健全、经费不到位的情况,少数地方甚至还出现专项经费被贪污挪用情况,同时兑现有关政策时还存在因人而异的行为,这严重影响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性。三是乡镇卫生院经营困难,设备和技术人才都缺乏,服务能力低,不能满足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的医疗需求,导致农民看病舍近(乡镇卫生院)求远(市县
医院
),其结果会造成在乡外就医的报销比例小,看病总费用大,农民因此得到的实惠少,合作医疗基金支出大,这既违背国家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初衷,也背影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国推广实施。

  正如有关专家所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并非扩面速度越快越好,农民参合率越高越好,关键在于农民能否真正得到实惠,农民能否从心眼里接受这一制度。我国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几经反复,不仅农民尚存疑惑,就是基层干部也有不少持观望心态。那种急于求成,仓促扩面,一味强求“参合率”,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出现的一些腐败形为,其结果必然是失信于民,这股风气必须坚决刹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新的内涵,也是新时期一项新事业,难免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关键是今后各地应根据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应在完善制度、加强资金管理、引进农村医疗人才、增加农村医疗设备等方面上下功夫,确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造福于亿万农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