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江:用学术问责化解信任危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6:00 光明网 | |||||||||
展江 如何维护学术诚实传统,建立学术问责机制,化解部分学者遭遇的信任危机,重振高校声望,这些问题现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想,知名高校首先应该有所行动。 近来,学界丑闻频频见诸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其中被揭露剽窃较多的似乎是法学界,某大学一法学教授成为眼下网络名人,即与此直接相关。另一丑闻主角则来自一所名气更大的北京高校,此公受邀到台湾一同名大学高薪任教,其间却被曝对靓丽女生性骚扰,东
再往前回溯,北京一所著名高校曾被媒体披露有一名“十面博士”。此人拥有国外博士头衔,穿梭于学界、媒体、商业、政坛,精力过人,著作等身,威风凛凛。后经查证,此人无博士头衔,名下的著作和译著多属子虚乌有或“天气预报”。一晃两年多过去了,校方对此没有任何说法,此公没有受到任何处置,依旧在教书育人、主持节目,据说最近还在申报高级职称。 那个被曝性骚扰的古典文学教授,名气甚至比法学教授更大:虽然修的不是与市场经济关系密切的新“显学”,但凭借深厚的国学底子驰骋南北名校,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学、先秦文学方面独领风骚,曾获众学人景仰的中国图书奖,其行为暴露虽时间不长,俨然已成网络“红人”。可是这位过了“知天命”之年、奔花甲而去的名教授,没有被校方加以任何处分。 2005年6月,北京媒体爆出一考研女生指控某高校一名思想政治教授,用考研试题和答案与她进行“性交易”。 媒体报道后,学校新闻发言人声称,校方“将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严肃、公正地调查和处理此事。”可是,这件事情至今仍没有下文。 前不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术批评网创办人杨玉圣在接受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采访时说,根据他的统计,全国几乎每一所高校都发生过剽窃事件。根据教育部《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04年全国高校达1700多所,这就意味着全国已发生数千起剽窃事件,也就是说,学术舞弊已成为全国性公害。 如果说剽窃的毒瘤在四处蔓延,那么笔者宁愿相信教授对异性的不轨行为是“小概率事件”。然而无论是大概率还是小概率,我们从以上事件中似乎看到了一种共同的逻辑:从一般学校到名校,从年轻讲师到花甲教授,当事人在“世外桃源”中个个“安然无恙”,继续“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教圣贤书”。 半年前,曾经有某校新闻发言人回应过此类事件,现在看来公众期待这种回应简直是一种奢望了。于是,尽管网上批评之声不绝,又有韩国新爆发的“国民英雄”黄禹锡学术造假事件后的身败名裂作为镜鉴,有上述行为的教书人依然一面“闷声大发财”,一面成了不怕开水反复浇烫的人物,惟一引咎辞职的一名汕头大学教授,俨然成了正面人物。 问题在于,高校如何和何时获得这种免于问责的“治外法权”的?福柯说过,知识就是权力,话语蕴含着权力,话语显现、释放并行使着权力。这就是说,高校学者也是掌握特殊权力的人群。 人们在探讨民主与法制建设过程中的权力制衡时,通常关注较多的是对政治权力和商业权力的制衡,这对于中国现实而言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中国高等教育是脱胎于高度行政化体制的,随着教育产业化风潮大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和商业权力有了日趋紧密的结合。 另一方面,近年来文科的课题费一路飙升,即便是过去被认为是“潦倒不堪”的文史哲专业学者,也一跃成为重点纳税对象。尤其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少数巨无霸高校,所得份额令一般学校望尘莫及。于是出现了一批学术翘楚和学术寡头,他们往往兼具行政和学术头衔,或者至少是某个领域的学术权威。在商业化大潮下,他们被申报课题、教学、科研、游学、评奖、应酬、兼职等背后有经济利益牵涉其中的事务所纠缠而分身乏术,以致于找人捉刀、据为己有、编造杜撰等传统上遭人不齿的行为大行其道。大概是由于这些人的特殊身份,由于名校的特殊地位和维护“面子”的心理,由于高校还不习惯于成为被监督对象,总之由于没有建立问责机制,因此学界公害现象似乎难以改观。 时下,人们普遍关注官员问责和商业监管,对学术权力滥用所导致的腐败也日益重视。如何维护学术诚实传统,建立学术问责机制,化解部分学者遭遇的信任危机,重振高校声望,这些问题现实地出现在我们面前。我想,知名高校首先应该有所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