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群众必须是改革的中坚力量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00:07 红网 | |||||||||
北京政法大学商学院教授杨帆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组织的改革学术研讨会上强调,重大改革必须预见后果,并且要对改革的后果负责。“以后的改革要通过人大先立法,要公众讨论、民意测验。”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维迎则认为,正确的观点是不需要投票的,否则谈不上尊重科学。(见2006年2月27日《中国青年报》) 鄙人不才,对专家学者的阔论是没有资格插嘴的。但是对张维迎副院长的“认为”
倘若稍微对改革有些关心的人,对张维迎副院长的“认为”是不会有什么陌生的。他对杨帆教授针锋相对地反驳,只不过是当下流行的“精英改革”论的另一种说法而已。在一些专家学者的眼里,精英提出的改革观点和理论都是正确的,改革必须尊重精英的观点和理论,必须按精英的观点和理论进行。精英提出改革设计的框架,政府组织实施,民众承担改革的成本。若不如此,改革则不能顺利进行,达到成功的彼岸。 精英是社会宝贵的财富,这是勿庸置疑的。同样在深刻而广泛的改革过程中,精英也是宝贵财富。改革没有精英的参与是无法进行的。但是几十年的改革实践证明,改革顺利地进行和成功并非只有依靠精英。改革更不能只由精英主宰。如果没有公民普遍而广泛的参加,没有群众的集思广益,没有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那么任何改革都无法进行,更谈不上成功。再就是不管多么精英的精英,其关于改革的理论和观点如果要符合实际,并得到有效地实施,只有到民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只有充分听取民众的意见和愿望,只有充分尊重民意。坐在房子里拍脑袋拍不出正确的理论,闭门造车造不出符合客观情况的改革理论和方案。 我是很赞成杨帆教授的观点的。改革,无论其理论的提出,还是政策的设计,都必须问计于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才是改革的主体,才是改革的中坚力量。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涉及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改革,只要人民群众被动地参与改革,只要人民群众承担改革的成本,只能由精英们说了算,这是毫无道理的,它与“宁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可以说是不同历史时期的同一版本。 (稿源:红网) (作者:匡生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