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高强部长不必再“换胸牌”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09日10:56 云网 | |||||||||
有报道称,卫生部部长高强在受国务院委派参加政协医卫界联组会议时表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涉及十几个部门,相当复杂,目前尚无灵丹妙药可以解决。”报道中称,讲这番话时,高强摘下了“工作人员”的牌子,戴上了“政协委员”的胸牌。对此他解释说:“这样说话方便点。” 既然是受国务院委托,高强显然是以卫生部长的官方身份参加医卫组别的政协讨论
无论是“两会”前的民意调查,还是“两会”上的热议,都证明看病难、看病贵现象,已成困扰公众和社会的重点问题。面对这一复杂的问题,众议哓哓,莫衷一是,以至于高强在政协会议上呼吁,期望委员们的提案“再思考深一点,研究透一点”,以便能够回答“体制机制问题在哪?到底应该怎么改”这类根本问题。 其实对这一问题,高强早已有过自问自答,在呼吁政协委员们“再思考深一点”的同时,高强自己给出的结论是:“我们的医疗改革关键是机制的问题。公立医院现在实行的是创收的机制,政府给钱不多,医院只能创收……如果不转变,很难解决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而按照全国政协委员、曾分管医疗体制改革的前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的观点,政府投入不足,是导致目前种种弊端的根本原因。按照他的回顾,改革开放初期,医疗资源和政府财政资源的双重不足,使鼓励医院自主创收、自我壮大,成了当时医改的无奈选择。 以一般群众的观察和体验,以药养医、以检养医等各种畸形现象,正是在创收的名义下大行其道。而在创收冲动的激励之下,大、小医院之间创收能力的巨大差异,导致了大者愈大、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最终形成目前这种医疗资源配置严重畸形,医疗资源总量大幅提高,普通百姓却无缘分享的悖谬局面。 综合前后两任卫生部正、副部长的分析,政府投入不足,确实是导致目前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原因,加大政府投入,恢复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也就成了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的根本出路。尽管如高强所称,目前尚无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难题的“灵丹妙药”,但根治目前医疗系统自身所患病症的“药方”还是掌握在政府的手里。而高强所称的“相当复杂”,似乎还不仅限于“涉及十几个部门”的复杂行政关系,历经20多年的发展,医卫系统,尤其是那些已经占据大部分医疗资源的大医院,已经对“创收机制”形成严重的路径依赖,一朝割除,殊为不易。而如果大医院的利益不被触动,即使政府从今天起逐年强力加大医疗投入,单纯依靠做大增量,通过“养”大那些社区医院、乡村医院,达到医疗资源合理配置的目标,也需要相当长的过程。也就是说,“药”其实是有的,但不可能药到病除。 其实不管群众有多少不满,也很少有人指望目前的现状能够在短时间内根本改观。人们希望的是,政府能够对症下药,拿出足够的、与目前国家实力相配的,与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相符的财政投入,继续增加医疗资源总量,而且把钱投到该投的地方,以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资源配置结构。同时,人们还希望医疗主管部门能够下决心向已被证明极不合理的创收机制开刀,主动调整医疗系统内部的利益结构,在存量和增量上同时下功夫,以尽快改变目前的不合理现状。到那时,高强部长在面对政协委员时,大概就不必换上胸牌再开口说话了。(张天蔚) 相关专题:2006年全国两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