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新闻发言人为何成摆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3月11日00:00 新华网

  文/徐林林

  “新闻发言人不应该成为‘摆设’,各级政府应该全面启动例行的新闻通气会制度。”在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冯世良委员就此提交了提案。(3月10日《中国青年报》)

  据冯世良委员调研发现,很多部门的新闻发言人,不但常常拒绝接受新闻媒体的采访,也很少举办新闻通气会。某些部门对外公布的新闻发言人电话竟是空号,或者干脆处于无人接听状态。他认为,之所以如此,主要基于两点:一是遇到重大突发事件时,新闻发言人要等当地政要开会研究决定之后,才能对外发布政府的声音;二是政府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基本上都是兼职,不可能抽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新闻收集、新闻发布工作。这种分析当然有一定道理。但在笔者看来,可能尚未一针见血,触及问题的关键之处。

  事实上,每逢发生重大公共突发性事件,一些地方政要召开紧急会议商量应对方案时,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对外统一宣传口径,如何大事化小,更多考虑的是能否巧妙地规避事件可能带来的政治风险。因此,这样的会议一般都开得冗长、沉闷,谁也不会也不敢轻易表态。直到坊间流言四起、百姓陷入恐慌之时,这才传出经过众多官员苦心修饰的政府声音。就像去年哈尔滨停水事件那样,将松江污染说成水厂“设备检修”。而地级市的新闻发言人,在当地党委常委会没有对某一事件的性质作出明确界定之前,怎敢接受记者采访,或召开新闻通气会?一旦发言不慎,那岂不“主政官员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在这种境况下,有头脑、有口才的新闻发言人,也只能成为地方政府的“形象大使”,在公共话语平台上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地位。

  此外,兼职新闻发言人,对新闻收集、新闻发布工作研究不够,未必是他们成为摆设的主要原因。一般说来,发布正面新闻,比如本市GDP又上升了多少个百分点、农民工清欠工作进展如何神速,等等,收集资料通常是几个电话可以解决的问题。这种活儿当然好干。然而,即使是专职新闻发言人,难就难在如何及时发布负面新闻。尽管国务院要求必须在第一时间让公众获悉公共突发性事件真相,但地方政府官员往往会在执行这一政令时左顾右盼,权衡得失,以致相关公共信息发布滞后。在这种行政背景下,就算新闻发言人掌握了某一公共突发性事件的来龙去脉,也明白该以何种方式发布这一新闻,但如果上面不发话,新闻发言人也难以在公开场合很专业地抛出自己所了解的真实情况。

  由是观之,新闻发言人成为摆设,折射某些政府官员在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处置上,既缺少民本意识更缺少政治智慧。倘若不通过制度安排,彻底根除官场长期存在的“报喜不报忧”的积弊,恐怕就是引进数十位世界顶级新闻发言人,也会被现行行政机制改造成洋摆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