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政工程岂容权力染指?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4日00:02 红网 | |||||||||
只为每月数十元(平均补助金额为每人每月10元左右)的低保金,西安临潼区交口镇营仁村个别村干部竟当“低保户”,上演了一出干部集体骗保的丑剧。据悉,在村里上报20多人的名单中,有6位是村干部,他们未经任何评议和公示,便以自己或家属的名义申请低保金,使本应得到救助的贫困户失去了被救助的机会。(4月3日《中国青年报》《新华网》) 前年发生在四川的“綦江千人骗保事件”让人见识了低保金制度的诸多漏洞,此番
在此,我们不能单满足于对上述村干部进行道德谴责,而是要把关注的目光集中到这点上:作为一项德政工程的农村低保金制度为何能让权力轻易染指?答案是,这项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存在较大的问题。 首先是评审程序不严格。如曹采莲这样的家庭成不了低保户,村支书周经历家却成了低保户,这只能说明该村在低保对象的确定中根本就没履行正常的评审程序。农民家庭收入评定是低保工作的难点之一,故做好这第一步工作尤为关键。要做到应保尽保,不该保的坚决不保,评审时必须坚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而为了保证这一原则得到不折不扣的贯彻,就得严格评审程序,即除了按统计部门提供的标准进行测算外,每个低保对象的确定,须经过村级初审评议、乡镇审核、县级民政部门审批的“三审”程序。评审程序规范化了,权力染指的空间就缩小了。 其次是没严格实行公示制度。那6名干部之所以敢骗保道理就源于此,假如民政部门从一开始就强调必须张榜公示所有低保户名单,看哪位干部敢把自己的名字添在低保户名单之中!谁够得上低保户资格,村民最清楚。掌权者最擅长的是暗箱操作、幕后交易,最怕的是将办事经过公开化。所以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其他政府部门,把这项德政工程当作“阳光工程”来操办,实行严格的公示制度,譬如制定统一的公示格式文本,规范公示的内容和时间,公布举报电话等,如此,就能让那些假低保户无所遁形。 说到底,德政工程是民心工程,政府之所以要打造这项工程,其本意是为了满足无权者的权利救济,而绝非是让有权者在享有既有的权利基础上再获得额外的权益,因此在设计和推行这项制度时,就必须立足于不让掌权者借权肥私的基点上,完善机制,规范管理,确保此项德政工程的公益性和纯洁性。 稿源:红网 作者:王学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