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绩效视角检视高校的“入不敷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07日03:32 舜网-济南时报 | |||||||||
周士君 “教育部将于年内公布大学生培养成本”成为社会争论的热点问题,记者在采访中惊奇地发现,广州高校负责人一致认为:广东高校的学费收费并不高,有的高校成本开支10个亿,但学费收入仅有2亿~3亿,可谓入不敷出(4月6日《信息时报》)。
学生这边为高昂的学费早已不堪重负,校长那边却说其开支严重“入不敷出”。那么,此间“大学生培养成本”问题的症结,又到底出在哪里呢? 这恐怕就需要从绩效的视角对高校的“入不敷出”情形进行一番认真的检视了。即一个高校开支了10个亿,不管学生缴纳的学费具体占其比重如何,关键是这些钱花出去之后,到底产生了多大的效益和效果?更要追问一下,如此大的“入不敷出”的资金缺口,到底是由哪些具体的因素造成的?眼下,各个大学机构臃肿,冗员日增,令教育成本有增无减,是人所共知的事实。比如我国大学的师生比是1比10,而国外大学的师生比平均是1比16.7。再加上国内大学的教育成本管理不严,超范围、无原则地乱摊成本现象比比皆是,如此都将算到“大学生培养成本”的户头之下。假如高校对这些因素不予考虑,其眼下的“入不敷出”,就难免会成为高校校长们用以抵挡“培养成本核定办法”的挡箭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