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街萧条之必然,失诚信者必然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2日09:34 浙江在线 | |||||||||
八十年代,在国人心目中几乎等同于香港、在神州大地名噪一时的中英街,而今却遭遇萧条之“鬼”。报载:近日,中英街深圳商铺大半关门,最多时关门的商铺达到九成。即使深圳店铺的香港邻居,中英街西侧的港方商铺大多仍在营业,但是生意清淡得很。整条街几乎没有几个游客,一派萧条景象。因此,“现场直击”的记者写下了“昔日购物天堂风光不再,甚至沦落为‘购物陷阱’的代名词”的感慨之言。(见《南方日报》2006年4月7日A03版)
当地权威部门在剖析中英街时谈到了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中英街不再拥有的价格优势,自由行政策的实施等原因。 但其中一条也如“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当地商家的欺诈和强卖强买等非法经营行为。就是说,欺诈这个“鬼”危害着中英街。当地官员反映,今年1月以来,有多名游客向深圳市、区领导和工商、旅游等部门投诉,称在中英街旅游观光时购物被骗。实际上,此类投诉历年均有,且数量不小,今年仅深圳消委会一个部门接到的来自全国各地的消费者投诉中英街购物欺诈就有30多宗。形式不一,有商铺经营者与黑导游相互勾结合演“双簧”,有随意夸大商品性能以次充好,有直接出售假冒伪劣商品,有高额标价出售,有以补缴关税为由带客出关索取高额手续费,更有甚者甚至采取扣押游客证件、限制人身自由、胁迫恐吓等违法手段强迫游客购买商品。 对中英街内这只表面无形却有形的“鬼”,不但国内公众常责有烦言,就连深圳市当地的民众也意见颇多。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在今年“3·15”市民抽样调查中,中英街被评为消费环境最差的地方。可见,中英街昔日令人羡慕的“风光”被“欺诈之鬼”弄成令人伤心的“风刹”。 欺诈,也就是一种见利忘义行为。搞欺诈的人们忘掉的是大义,也就是忘掉诚实守信。因此,医治中英街的“鬼关门”,既需要方方面面打“鬼”,更需要倡导人人遵守“以诚实守信为荣”的道德观。 诚信之重要,古之有宏论,今也有良言。比如,那“言必信,行必果”,那“以人以实,虽疏必密;与人以虚,虽戚必疏”,那“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等就是脍炙人口富有哲理的名句。在商界,人们都尊崇晋商文化,而晋商文化特征之一,就是诚实守信。许多商铺许多百姓在除夕张贴关公神像,并非是要关公挡鬼斩魔,而是信奉光大关公的诚信。 提倡“以诚实守信为荣”,乃因我们时下尽管是在搞市场经济,但不能忘记市场经济前面的“社会主义”大字。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要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一致决定着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在各个经济组织同样需要讲诚实守信。只有诚信,讲话才成真话,不会当笑话、废话;只有诚信,干事才能干成事,而不是当成无聊之事;只有诚信,订下的商贸协约才是真正协约,而不会当成一纸废文;只有诚信,才能长久做好生意。可见,企业商店讲诚信,就会赢得民心,赢得市场;反之,失信,专营欺诈,那么,既危害社会,最终也会断送自己。中英街9成商铺关门,一个好端端的“购物天堂”沦为“欺诈之街”,其教训之重,催人深思。 而今,欺诈之“鬼”仍在一些行业一些人中作祟。一些人们自以为玩倒了一两单成功欺诈之后,得意忘形,执迷不悟。其实,这些与“诈鬼”为伍的人们其结局同样会应验那句哲言: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中英街遭遇萧条之“鬼”就是一面令人反思的镜子。 作者: 亦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