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七成居民无力购买新房警示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3日09:06 四川在线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水平,但其中却至少有70%的居民没有购买新房的能力。日前,不同来源的两份报告揭示了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问题。有关专家分析认为,住宅的投资需求正在取代自住需求成为当前中国房价走向的重要因素。(4月12日《东方网》)

  由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从1998年至2005年7年间,我国城
市居民居住面积平均增长1.17平米/年/人,增长速度惊人。截至2005年末人均住房建筑面积已经超过26平方米。如果按照官方汇率计算国民收入或者GDP,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消费已经达到中高收入国家的水平,这显然已经脱离了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属于住房的超前消费。然而实际上,从衡量城市居民负担水平的房价收入比看,我国各大城市已经出现城市居民难以承担房价压力,自住购房动力不足的问题。

  为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国家曾出台政策建设

经济适用房,但现在已经出现了种种难以控制的违规现象,违背了国家出台此政策的初衷,又给国家造成了经济损失。从表面上看,这种控制手段有利于保障购买房人的利益,从而使他们买到廉价房。但是由于行政手段与市场运作方式天然的不可容性,使得这一政策面临不少问题。建设部曾明文规定,各地住宅建设的70%-80%,应是经济适用房。但在实际建设中,这一部分房屋的建设,显然只是很小一部分(也就是说,政府批给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用地非常有限)。如2004年,北京市经济适用房开发建筑总量,仅为整个商品房开发建筑总量的15%。这样就造成了一方面,经济适用房数量的供不应求,另一方面,由于项目建设中存在的远离市区、交通不便、配套不完全等问题,又使得一些经济适用房“不经济”,让购房者望而却步。

  正如有关专家所说:解决这一争端,一个值得考虑的思路就是,政府应彻底退出对经济适用房的直接干预。也就是说,政府既不控制此类房屋的建设数量,也不限定价格,一切都由市场说了算。政府只直接给予符合条件的购房者以支持,比如提供一定数额的补贴,提供贷款贴息、贷款担保等。而人为地将房产市场分为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两部分,只能说明房地产市场发育不完全。真正成熟的房地产市场,应该是一个价格相对公道、供求相对平衡,能够基本满足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

  透过经济适用房建设的种种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怪现象,人们不难看到的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监管的缺位,利益观和政绩观的错位,以及开发商翻云覆雨、唯利是图的有恃无恐丑陋表现。因此,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来稳定

房价,让老百姓买得起房住得起房,乃国家今后房地产
宏观调控
的主要目标,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盼望城市中一些中低收入户能真正住上经济适用房不是遥远的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