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这么笨的“洗钱法”也能得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4日08:22 东方网 | |||||||||
日前,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痛斥国家科研经费被转出境涉嫌“洗钱”、行贿等现象。(中国新闻网4月13日) 本来以为,某些科研工作者洗钱的手段一定很高明,可看完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唐安国教授介绍的眼下几种流行的洗钱方式后,笔者不觉哑然失笑。你看看,购买设备拿回扣;公然拿科研经费购买汽车房子,最后纳为私产;购买保险,等退休后再取归
这些洗钱方式不仅一眼就能看破,封堵起来其实也毫不费力。比如购买设备拿回扣,只要由国家统一进行招标采购,外人就无法从中捞钱;比如买汽车、房子,你买来用于科研可以,但只有规定科项目完成后必须要统一上交国有,漏洞即可堵死,而像私买保险、拿科经费投资实体、“公款旅游”这类行为,只要加强对科研经费运行情况的监管和审计,防范起来更是易如反掌。可让人惊讶的是,为何这么笨的“洗钱法”竟然能得逞呢? 想来想去,答案恐怕只有一个,那就是相关科研单位为了争取科研经费,可能给了主管者一笔不小的回扣。这样,拿了人家的钱手短,主管者当然不敢顶真碰硬再去过问送钱者了。事实真相到底如何,有待权威门查证。不过,将科研经费财权和审批权分离,让掌握财权的政府部门从直接的科研项目审批中退出,建立科研投入基金制度、公正公平公开的专家评审制度以及严格的监管制度,怕是不能再耽搁了。 作者:海蓝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