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到底是“投资”的还是“居住”的?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9:23 南方网 | |||||||||
孙化民 春节过后,深圳有近10多个新楼盘推售,都无一例外地脱销,而且房价也大多创下区域新高。在房价逆风飞扬的广州、深圳等地,很多人都把楼市看成可以短期投资的对象,“买涨不买跌”,投资的热浪逼人。业内专家分析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将出现重大变化:投资需求将取代自住需求成为房价走向关键因素。(4月16日《新华每日电讯》)
对于专家这样的分析,我越想越不明白,难道说建造房子不是以居住而是以投资为目的了?看看周围,专家的分析却仿佛有些道理。国内不少地方的买房人,他们掏大把钱的目的,不是为了居住而是为了投资。就连笔者身边的工薪阶层,也不断把自己的多年存款,投向了房地产市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些城市的相关数据也表明,住宅的投资需求在中国房价走向中占的比重已经越来越大,“追涨”的风气已弥漫在国内整个楼市之中,络绎不绝的投资者,不断把房价向上推动。不否认,住房具有生活必需品和投资产品的双重属性,住宅市场也分为住宅消费和住宅投资两个市场,但中国的住房及其住房市场,绝对是应该以满足大多数人的住房消费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由一大批人还无法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的国情决定的。 而要实现住房的生活必需品属性,让大多数人住得上房,买得起房,最需要的是政府主导,而不是让投资市场主导。令人遗憾的是,有关部门在住房两种属性与两个市场间,却一直稀里糊涂。如,我国于去年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来抑制房产过热现象。然而,“组合拳”的结果却是,北京继续保持17%以上的高速房价增长,上海房价死灰复燃,全国房市依旧“涨”声不断。对此现象,一度身为国务院住房改革研究小组成员和世行顾问的王育琨认为,政策效果不好,是因为决策者一直在这两个市场间摇摆不定。投资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用消费市场工具去调控;消费市场出现问题的时候,又用投资市场工具去调整。这是出现问题的关键原因。 一边是国内70%的居民无力购房,一边是大量投资者把住房当成了投资对象炒来炒去。这种强烈反差的背后,就在于一些关键部门和关键人物,误把住宅保障问题和住宅投资市场混为一谈,甚至在大量的中低收入者买不起房的情况下,把房地产发展的重点,转向了住宅投资上。如果中国的房子真的是为“投资”者建造的,如果我们的房地产产业照这样的路子发展下去,开发商们将远离老百姓的住房要求,“专为少数富人盖房子”,而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梦想,就会越来越渺茫。房子究竟是用来投资的,还是用了居住的?只有把这个问题拎不清,才能用政府有形之手,建立良好的福利住房保障制度,去实现百姓的住房梦;才能用强有力的抑制投资的各种手段,来诊治房产投资过热的症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