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正文

以先富者的慈善姿态弥合贫富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4月21日08:32 中国青年报

  作者:曹林

  把4月称作中国的“慈善月”一点儿也不夸张。距胡润发布的“民间版”慈善榜刚一周,民政部担任指导单位的“官方版”慈善榜又在人民大会堂登场,虽然由于统计标准的差异,几个位列“胡润版”前十名的慈善家都在“官方版”中名落孙山,而善款数额也大幅度缩水,甚至有人发出“到底相信哪一个”的质疑,但主流民意还是对这些慈善家表示出了由
衷的敬意。

  胡润的慈善榜已经排了好几年,民政部指导的“官方版”也已经两岁了,慈善榜除了延续着引领社会慈善取向的意义外,在今年改革大讨论的语境下,还起着在慈善价值强调中弥合社会发展失衡之特别意义:通过慈善把先富者与落后者联系起来,缓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前改革时代只实现了前半目标的失衡承诺所带来的改革焦虑。

  无论你的价值评判如何,都不能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这种进展不仅仅在于财富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加速度的改革,没有引发剧烈和颠覆性的政治社会震荡。改革所以能取得这种成就,很大一个方面源于一些基本改革共识的推动,众多共识中凝聚力尤其大的又算“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改革共识。这个共识既成功地化解了一场意识形态纷争,又通过“人人得享改革利益”的承诺,成功地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凝聚到了改革的大旗下。许多年来,这个深得人心的改革口号,支撑着人们对改革的信念。

  可中国改革如今业已从最初人人受益的增量改革时期,逐渐迈进了损益划分日渐明显的存量改革阶段,这时候许多人焦虑地感觉到,改革确实“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好像没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迹象:财富似乎越来越向少数人集中,诸种精英似乎结成了利益联盟,先富者似乎没有帮扶落后者的价值倾向,落后者越来越感觉到改革的排斥。此时,让一部人先富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个支撑了前改革时代近20年改革信念的基本共识,在社会发展中出现了新的困惑。

  这种语境下,以慈善榜张扬先富者帮扶弱者的价值形象,以慈善榜引导先富者投入到救助弱者的行动中,不仅可以在物质上帮扶一些弱势群体,更是对社会发展失衡的困惑在公众心理、情感上的一种修补:中国的先富者们,会把自己的一部分财富用于帮扶落后者,与社会分享改革利益,帮助社会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需要许多制度支撑,鼓励先富者投入慈善事业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制度。首先,它是“鼓励一部分先富起来”改革策略的一个自然延伸,先富如何帮落后者,慈善捐赠是最直接的帮扶手段;然后,慈善事业在分配安排中有“第三次分配”之称,市场作为第一次分配已经定型,政府作为第二次分配严重不足,在损益划分日益明显的存量改革阶段,第三次分配相当重要;最后,慈善是先富者对社会自愿的转移支付,在底层百姓民粹化的社会对立下,需要先富者“志愿”姿态的弥合。

  正因为认识到昔日改革承诺的失衡,近年来,高层已经越来越重视慈善对弥合改革共识的意义。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第一次把发展慈善事业提高到构建

和谐社会的高度来认识;2005年“两会”,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里第一次写进了“支持发展慈善事业”。

  写到这里,想到新近学到的一个词:黑夜政治。这个词的含义是:一些白天干着卑贱工作的下层人,到了晚上漆黑一片的时候,就会伺机对富人施暴、砸石头、毁财物。总之,这些看不到的“歹徒”,很可能就是白天毕恭毕敬为你擦鞋的下人,他们的“政治”是在黑夜。黑夜政治所以存在并蔓延,正是社会发展失衡的表现,先富者应该理性地意识到这种失衡,并集体性地以更积极的姿态投入到帮扶落后者的慈善事务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