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海建:毕业了,你会不会去领低保?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6月05日08:38 燕赵都市报 | |||||||||
作者:邓海建 6月4日《海口晚报》消息:“今年9月1日后仍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可到户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办理失业登记,民政部门还要给短期内无法就业后生活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最低生活保障。”这是6月1日,中组部、中宣部、中编办、教育部等十四部门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做好二00六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的要求。
在就业率的粉涂得吓人的时候,好在低保来了。现在,未就业的“应届毕业生”也能从象牙塔“移民”到低保政策的大军中了,这起码默认了两个谁也规避不了的现实:一是在表面经济数据连年向好的情况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和经济回报预期越来越低调了,构成了中国发展进程中的一个悖论,我们不再羞于启齿“毕业即失业”的残忍;二是大学生的事实就业率和各家学校招生或汇报所呈现的虚假繁荣落差甚大,谎言罩不住了,“低保”的担子也将日益沉重了。抛开对制度设计的操作性质疑和二元结构下分馅饼规则差异的疑虑,我们能看到国家关于就业的周边政策的善意和勇气,无论如何,这都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也正是基于对这个信号寄予的热望,我们要思考的是,问一声那些即将毕业却可能失业的:你会不会去领低保? 从低保在各地的生存语境来看,这还真是个大问题:一是“大学生低保”会不会在城乡藩篱下版本各异?二是“大学生低保”会不会延续“政策性羞辱”的变异?因为现实地说,毕业即失业的大学生也许不在少数,在现阶段,低保虽说不上稀缺,但至少是一种有限的民生资源,城乡大学生在户籍背景差异下,“僧多粥少的低保门牌号会否有普通版和VIP的差别”还真是让人忧虑,而且,这少得可怜的“大学生低保”金,会不会遭遇随意克扣或停发、甚至作为“修理”大学生的经济杠杆呢?其次,参阅国家的相关低保条款,我们不难发现,办理低保的手续之繁琐、条件之严苛,一点也不比办助学贷款容易,助学贷款画饼充饥的现状一定不会在“大学生低保”中重演吗?当我们地方政府出台“低保不得配手机养宠物”等条款,把低保制度性地弄成上层建筑的额外施舍的时候,脆弱而敏感的大学生会向这样的低保伸出手吗?更重要的是,政府在给大学生低保的时候,会不会把低保经历烙印在大学生的生活履历中、事实地成为他们再就业中的又一把歧视尺子呢?……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1993年人类发展报告》说:世界许多地方都能目睹一种新现象———无就业的增长,即使当产出增长时,就业的增长也大大落后。与其在“大学生低保”上做足文章事后救济,不如拓宽其就业门径让其远离低保的可能。当下最迫切的,还是要消除制度性障碍,让大学生就业能真正自由流动起来,需要有教育的校准、制度的公正、差距的均衡———“如果是一只羽翼丰满的候鸟,就决不会饿死在贫瘠之地”。 他山之石:香港大学生为何不愁就业 香港大学生不仅就业率高,90%以上的毕业生会在半年内找到工作,而且待遇也不错,平均月薪在1万港元左右;据预测,今年香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可能达100%,而他们的入职平均月薪将为9000至1.2万港元。<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