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卢慕昭:义务教育应允许民间形式补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3日06:02 新京报

  据《北京娱乐信报》,上海一所名为“孟母堂”的全日制私塾,以“读经典,尊孔孟,诵莎翁,演数理”的宗旨教授12名从4岁到12岁的孩子。

  这一新鲜的教育形式受到关注,但也引发疑问: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国家教育体系能否兼容和接受民间社会的补充性教育选择?“孟母堂”的创办人希望他们的教育方式能覆盖小学和初中,那么,教育管理部门能否接纳这些经受民间教育的孩子平等参加中考呢?这些
涉及体制、法律、程序的大问题可能是家长们在考虑是否尝试“私塾”教育时首先要面对的。

  义务教育的实施是个庞大而繁杂的课题,其实际效果也确实难以完全尽如人意。我们经常能够听到对义务教育的指责,这些批评的声音之所以缺乏对公立学校教育方式的宽容和体谅,正是因为目前尚无更多的可供缓解压力和弥补缺憾的多元教育选择。其实在基础教育面临种种问题的现实面前,全日制私塾教育不仅应当可以作为有益的探索而被容纳,而且完整的

家庭教育形式也未尝不能实现义务教育的本旨与初衷。事实上,在美国就有很多家长选择以家庭教育的方式辅导孩子完成学业,《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甚至成为孩子自修的教材,这种学校教育之外的另类选择对一些平民家庭来说,不但节省开支,而且效果可观。

  义务教育的民间补充形式可以充分缓解国家教育体系的压力,而国家教育体系也有必要以更开放的态度与古今中外的富有活力的教育方式相衔接。一旦替代性选择被容纳和鼓励,高、中、低档的选择形态都会出现,这样,补充性的义务教育形式也更便于吸纳志愿者灵活参与,以及解决农民工和低收入阶层的子女教育问题。

  公立学校的教学内容,在义务教育阶段,应着重注意两点:一是传播知识系统中关系日常生存的工具性部分;二是只应占据孩子的较少部分时间与精力,为孩子的个性化学习预留出充分的可能性空间。而私立学校、私塾和家庭教育就完全可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特色,为孩子的多元需求提供更丰富的和更密集的教学内容。它的边界在于:一要充分尊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理特点;二是,知识的习得应广于、深于而非异于学校教育,与公立体系的工具性部分和“最小公约数”部分实现兼容。

  仔细琢磨“孟母堂”的教学设计,不难发现:它的特点在于兼学中西经典,充分运用儿童强于记忆而弱于理解的智能优势,以高等数学训练思维,以传统体育强化体能。当然,这样的探索既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也要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和证明。

  但愿作为义务教育的补充性选择之一种,“孟母堂”的生存能得到保障。我甚至盼望社会应更多地创造和提供校园以外的少年儿童娱乐、交际场所,以弥补补充性义务教育形式因规模小、条件差、分布稀薄给孩子们自由交往和自由嬉戏造成的缺憾。

  □卢慕昭(吉林教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