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林卫萍:科研经费改革就是改革提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00:08 红网

  在很多人眼里,科研项目已经成了“圈钱项目”:只要有了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就可以从中提成,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有人用科研经费买车买房。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不止一位参会的大学校长发出这样的呼声:现行的科研经费提成合法不合理,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据《中国青年报》7月16日)

  科研经费竟能被用来买车买房,有的甚至还能报销孩子的铅笔,是该改一改了。那
么,应该怎么改呢?校长们的一致意见是:提高学校的提成比例。提高学校比例只不过是将科研经费的分钱游戏重新定一个规则,但能否保证将科研经费就用在科研上呢?

  在民众看来,期待的是科研经费在使用上能够“纯洁”,能够将钱用在科研上。而现在的问题却是,科研经费成了腐败的一圈:科研经费成了行贿经费:要项目首先要送钱;科研经费成了洗钱手段。据最新一期《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华东师范大学唐安国教授指出,科研经费用于洗钱的方式有多种:如购买设备拿回扣、大量购买汽车房子纳为私产、购买保险、合作研究分赃等。同济大学林争辉教授指出,所谓高校流行俗语“跑部钱进”,就是说教育部、

财政部、科技部,跑跑就有钱进。科研经费使用乱象必然滋生可怕后果。黄禹锡就是一个例子。韩国监察院于2月6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前韩国首尔大学教授黄禹锡可能大量挪用了国家及民间科研经费,涉及金额高达70亿韩元(约合720万美元)。黄禹锡平时就是将科研经费和个人存款混合存入9个银行账户。

  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几年国家的科技创新奖头等奖空缺,在国际科技核心期刊论文量持续走低,中国科研水平在国际上处于下游水平……诚然有国家对科技投入不足,导致科技工作难以为继,但更重要的却是不少科研经费并没有被真正用在科研上,而是被不少腐败的官员、专家吃掉了。经费的泡沫化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术的功利化,使得我国的科研工作长期低迷。

  我以为,校长们的呼吁并非是站在真正纯洁科研经费的高度上去呼唤改革,只不过依旧站在自身利益角度的“利益重新洗牌”。根基的不纯导致了利益分配规则的“故性畸形”,并不会给民众带来科研成果上的“喜悦”。

  改革是制度和秩序的重建,并非是简单地提高学校科研提成的比例。笔者认为,我国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惟有从科研经费的审批权;科研经费使用的管理、监督、评估制度;科研经费的

审计等方面进行改革,方可使限的科研经费发挥正常的作用。

  科研经费是国家的钱,只有依法依规管好它、用好它,把有限的资金百分之百地用到该用的科研项目上,我国的科技才能实现创新和进步,科技才能真正发挥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作者:林卫萍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