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白:开会开到“打呼噜”、“流口水”?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7日14:07 浙江在线 | |||||||||
2005年9月,四川省选派了5名副厅级干部分别在美国佐治亚州和明尼苏达州接受理论培训,并进入州政府部门“顶岗实习”。现在,他们回来了,自然是感受良多。不久前,在四川省委组织部召开的会议上,他们讲述了“深入美国考察美国,跳出中国思考中国”的经历和感受,其中之一就是开会。 开会是我们很熟悉的一件事。我们怎么开,无须笔者絮叨,多数人都有切身感受。
我们这里是意识到了会议的“缺陷”的。早几年,对“文山会海”发起一轮又一轮的攻击就是明证。“会海”,形容的是会议之多,完全是一个贬义词。但是我们的发力点似乎不大对头。比如说,不少地方都是在如何减少会议次数上做文章,为了显示决心,还搞了“无会月”之类,现在不知道还坚持没有——从没有人吹嘘成效的结果上推断,应该是没有坚持下去。所以说发力点不对,在于会议作为载体是无辜的,规定一年的哪个月不开会、坚决不开会,这种极端之举就好像跟“会议”本身怄气一样。然而,会议是由人来驾驭的,人要它怎样它就怎样,其本身又有什么过错呢?美国的会议其实也多,赵世勇说,他们“很多时间都是在各种各样的会议中度过的”,厅长一天最多开过5次会。这就可见,会议本身没什么可怕,不必避之唯恐不及;不该开的会一定要开,该开的开得冗长,这才是可怕的。 “顶岗实习”的人们等于告诉我们,要解决的是会议的开法问题。他们所列举的人家开会的长处,正是我们的短处。我们的会议的确多了些“长篇大论”,少了些“直奔核心”,用古人的话说,叫做“语太繁而无领要”。我们应该在这些环节上下决心,才是真正找准了主攻方向。当然,美国式的开会法未必十全十美,但值得我们借鉴,这一点该是毫无疑问的。 作者: 潮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