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朝明:消除打工子弟对城市的畏惧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6日01:09 新京报 | |||||||||
日前,大兴区教委在关闭七色光子弟学校之前曾承诺,将安排这里的孩子到刚建成的一所民办公助学校上学。但家长们仍感觉有不少问题。(8月15日《新京报》)城市父母有一句名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对于教育部门来说,也不应让打工子弟输在起跑线上,要给所有受教育的孩子“同质”的机会。 而我们必须坦承的是,在当今的社会大环境中,一些城市对打工者的歧视尚没有完
每每想到这些,他们幼小的心灵不能不自卑,也不可能不对公办学校既喜且惧。 教育的不公是最大的不公。在大兴区关闭七色光子弟学校之前,北京海淀区已经关闭了全区所有不符办学资格的打工子弟学校,一万余名打工子弟将被转入公办学校就读。人们有理由相信,所有的打工子弟都将在寄居的城市里享受到城市标准的义务教育。但是,新的问题在考验着他们,如何融入新环境里,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人格的健康发展,是他们面对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难题,一方面需要教育部门拿出针对性的办法来;另一方面,整个社会更应该勇敢地对那些长期通行无碍但实则不合时宜的歧视说“不”。 上面提到的那位小朋友在信中还写道:“我们这代人,从小就生活在北京这个繁华的大城市,希望永久在这里生活,不希望回老家过那种贫困的生活。”听到这些稚嫩的话语,我们应该意识到,今天那些所谓的打工子弟,明天也将是城市的主人。他们未来能否表现合格,其实今天已种下了种子。为了他们的明天,我们今天得努力。 □许朝明(北京网络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