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陶文钊:美对华政策不会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9日23:50 环球时报

  美国前副国务卿佐利克离任时,人们对布什政府对华政策会不会因为人事变动而发生改变有所议论。今年7月中旬,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柯庆生走马上任,成为国务院东亚和太平洋事务局的新的助理国务卿帮办。柯庆生8月3日在美中经济与安全评估委员会的证词表明,他将延续佐利克的对华政策。

  柯庆生挑起重担

  柯庆生是典型的中国问题专家出身,其代表作为《1947—1958年的中美冲突》。近年来,他经常参加有关中美关系、美国对台湾政策的学术交流,也常常为布什政府提供政策咨询。

  助理国务卿帮办当然会参与有关政策的制定,但基本任务是执行政策。具体到柯庆生,情况有些不同。佐利克在任的时候,大家普遍认为,他是布什政府对华政策的主要制定者,而且他以提出中国应该成为国际体系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的说法在美国对华政策上打下了自己的印记。佐利克离任后,从国务卿到副国务卿没有一位是中国问题专家。负责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主要关注朝鲜半岛,尤其是朝核问题。柯庆生是从国务卿以下到他这个层面国务院中唯一的中国问题专家。在他进入国务院之前,人们已经纷纷猜测,今后制定对华政策的重担很大程度上会落在他的肩上。

  中国与现行国际体系确实已经利益攸关

  柯庆生在证词中说:在去年9月的讲话中,佐利克提出了一个观点和希望,即中国成为全球体系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但他没有说中国已经是这样的利益攸关方,只是强调美国的政策应该促使中国成为利益攸关方。这是柯庆生证词的主旨。关于“利益攸关方”,我们已经讨论了许多。但笔者还是想谈点看法。

  第一,过去20多年中,中国受益于现行国际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融入国际体系的过程。现行的国际体系为中国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大环境,经济全球化的加速进行有利于中国吸引外资,发展对外贸易。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得益于这个国际体系,中国也是这个体系的积极参与者和维护者。当然,现行的国际体系并不完美,但中国是谋求在国际体系之内来改善它,使之更加公正、合理,尤其要使发展中国家受益。因此,中国与现行国际体系确实已经利益攸关。

  第二,国际体系中的所有成员都要对这个体系负责任,不是说有些国家要求别的国家负责任,自己则可置身事外。坦率地说,美国近年来的一些行动很难说是对国际体系负责任的行为, 如退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京都议定书》。

  第三,各个国家都说要对国际体系负责,但由于各自的国家利益不同,产生不同的政策,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美国和欧盟就因刚刚流产的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而相互指责。可见,在寻求国家利益与对国际体系负责之间要找到一个恰当的平衡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会本着对地区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负责、对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根本利益负责的精神行事,既不会因为某个国家说了中国是“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而欣喜若狂,也不会因为人家不这么说而义愤填膺。

  深化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柯庆生整个证词的调子是积极的。中美关系经过近28年的发展,它的基础不断扩大,范围也越来越宽广, 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在的中美关系不仅有双边的问题,而且更多的是地区和全球性的问题。柯庆生所列举的问题,如朝核、伊朗核问题、

能源等,也多半是地区和全球性问题。这就表明,中美关系虽然是双边关系,但它不仅关系到两国,而且越来越具有地区和全球意义。中国的外交政策当然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但这只是问题的一面。中国是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责任随国力而增长。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中国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繁荣的作用也会随之增加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要求也会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是中国对国际社会无法回避的责任。中美两国在维护地区和全球的和平与稳定方面的共同利益是在不断增进,而不是削弱。这种情况显然有利于中美关系的稳定。

  中美关系是复杂的双边关系。复杂性的一个表现就在于,几乎在两国关系的所有领域都是既有共同利益,又有分歧;在各个领域的共同利益和分歧存在着复杂的情况,需要细致、具体地加以分析,但总的来说,都是共同利益大于分歧。在

台湾问题、经贸问题、防扩散问题上都是这样。

  柯庆生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是乐观的。他在证词最后说:“在过去27年中,两国之间有共同利益的领域在不断增长。我要说,这样的领域将会继续增长。”笔者赞赏柯庆生的乐观情绪。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保持现在这样一个改善关系的良好势头,中美关系的继续稳定发展是有希望的。▲陶文钊

  (作者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

  (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欢迎读者参与讨论,电子信箱:taolun@peopledaily.com.cn)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