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拇姬:明天,谁来听评书?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1:30 新京报

  编者按:在8月22日本报新闻《刘兰芳:评书不是没落艺术》中,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提出当代评书已出现断代危机,但评书不是没落的艺术,只是需要改革。9月5日,本版发表了蒋慧明的评论《明天,谁来说书?》回应了刘兰芳的观点,认为“仅仅因为年轻人热衷于流行艺术便轻易断言评书是‘没落的艺术’未免太过于武断”。而拇姬认为评书已经无法在当代的社会中获得足够的消费群体。

  什么样的文化艺术形式能获得发展?搞艺术的也不是神仙,天天吃风屙烟,人家也要养家糊口。在某个艺术行当里浸淫多年的人,多半除此之外身无长技,要靠市场供养着。这个市场还要足够大、有效、持久,这样才能保证艺术家有足够的时间与资金,保持自己技艺精进。当然,也不排除在有些领域空降个别天才,愿意撇家舍业,把艺术搞得蓬头垢面衣不蔽体,总算成就了一代大方。可天才逝去,一切又恢复原样。

  所以,有效的、有购买力的、有持久性的消费群体,才是推动某种艺术形式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与其问“明天谁来说书”,不如问一句“明天谁来听书”。

  评书曾经是民众主要信息来源

  因为缺乏足够的媒介渠道,包括评书在内的相当部分传统艺术形式就成为了中国民众的主要信息来源。这种信息来源负载多种社会功能,一方面,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主要方式;另一方面,这些传统艺术形式也包含着道德教化与历史教育的功用,评书故事与戏曲故事在市井与乡村填补着私塾教育的不足,其结果是“满村争说蔡中郎”。通儒有时也不免堕入“评书化的历史”中。

  评书教化功能逐渐丧失

  新媒介带给评书的打击之一,是引入了“间接经验”。在传统中国,因为媒介单一,普通民众很难接触间接经验,在听说书时只能以个人经验作为参考。所以,评书说的就不是故事,而是“历史真实”。

  在评书中,战斗场面常常被处理成大将之间的格斗:两位勇士将手中数十斤重的兵器挥舞得水泼不进。

  百十回合后,一方将另一方挑下马来,我师胜绩。因此,对很多人来说,古代战争就是“单挑”。这种战斗模式虽不见得是评书艺人的发明,其普及却与评书关系密切。现在,间接经验告诉我们,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并非如此。评书中所描绘的场面不再是历史真实,而是处在玻璃另一侧的故事。评书的道德教化与历史教育的功用逐渐丧失。

  程式化表现流于表面

  作为娱乐形式,评书只有声音一种表达方式,尽管艺人在说书时常常配合身段表情,但这种表演是业余的和暂时的。在庞大的故事结构和众多的人物面前,听者容易无所适从,于是程式化成为评书的重要表现手段。比如将单个的英雄归纳到一定的、以数字来度量的群体当中,形成诸如“三侠五义”、“大宋八义”之类的群体。

  这种做法简化人物构成,方便说书人表达,也便于听书人理解。

  但这种形式逐渐流于表面,以至老舍在其剧作中略带调侃地说出了“三侠四义五霸十雄十三杰九老十五小”的规矩套子。

  娱乐倚重听众配合

  同时,说书人一张嘴两层皮,难以表现宏大场面的全景,而只能通过细节勾勒、放大某一部分的情景。这也就是为什么说书艺人无法描绘野战对阵的混乱场面,而只能以将领的格斗细节取代战斗的真实情形。听众要在接受了说书人的声音信息以后,通过个人的重构,在想象中复原实际场面。这种需要听众积极配合的方式,与娱乐的目的———以最小的个人成本获得最大的感官享受相冲突。

  在媒介单一的古代,评书或许还能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而在这个新媒介不断出现,娱乐手段花样翻新的时代,评书充其量只能作为怀旧的对象,而很难再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了。

  “扣子”技巧不再吸引人

  另一个问题来自“扣子”。“扣子”被认为是评书最重要的技巧。它也是最能体现一个说书艺人功力的技艺。通常认为,在“扣子”的设置中体现的语言技巧以及对故事的把握,是评书艺术最吸引人的部分。

  在缺乏悬念,看不到推理小说和反恐连续剧的传统社会,“扣子”是说书人吸引听众,获得经济利益的最重要手段。据说前代的优秀评书艺人,说《隋唐》“攻打瓦岗山”一节,反复设扣,十来场也说不完。以一场书说半个小时计,10场就是5个小时。花5个小时时间听一段“攻打瓦岗山”——还没有交代前因后果,这样的事情肯定是有人愿意做的,不过他们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有购买力的、有持久性的消费群体吗?

  缺乏优秀的接班人、听众兴趣有待培养之类的问题,仅仅是评书衰落的表象。事实上,这种产生于农业时代的娱乐形式,已经无法在当代的社会中获得足够的消费群体。

  □拇姬(上海学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