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野生狩猎失信,会赢得外国猎人尊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08日05:28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 |||||||||
舒圣祥(浙江 注册会计师) 国家林业局原定的中国首次“野生动物狩猎权”拍卖活动,因为公众的反对被紧急“暂停”。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产业管理处的曹良处长对此非常惋惜。他不无遗憾地说,“今年拍卖狩猎权这事,是我们对外国猎人违约,我们丧失的是信誉。”他认为,“媒体和公众用无知的舆论让合法的事情停止,这是件很可怕的事情。”曹良几乎一字一顿说,他决不
“无知的舆论让合法的事情停止”,这就是所谓“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专家,对狩猎权停拍事件的全部评价。我们看不到野生动物“娘家人”对野生动物的一丝保护和关怀之意,以及面对舆论批判一丁点的理性反思之态,有的只是经济利益诱惑下隐藏不住的刀光和如丧钟般的枪鸣,其中透露出浓浓的金钱迷恋和狂妄的精英自负。 公众和舆论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仅仅停留于情绪的宣泄,理性的分析和评论随之不断涌现,业内专家也纷纷加入进来。从而使拍卖狩猎权事件的性质,从道德层面的“公众道德不能接受”升级为法律层面的“国家法律不能容忍”,有律师还为此起诉了国家林业局。媒体和公众“无知”在哪里?拍卖狩猎权又“合法”在哪里? 正如专家所言,拍卖狩猎权其实是故意混淆“猎捕”和“狩猎”概念,“猎捕”并不包括“杀害”,是不能够打死的,只能理解为活捉。因此拍卖狩猎权是涉嫌违法的。所谓“科学论证”有没有进行呢?是自己一边拍卖一边进行的,还是聘请另外的独立机构进行的? 尽管既得利益者不愿意承认拍卖暂停是“公众舆论的胜利”,但在事实上,无论是从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还是从维护法律尊严的角度,抑或从保护公共资源的角度,“停拍”都是公共舆论对错误行为的一次胜利矫正。 野生动物是全体国民共有的财产,谁也没有权力将之私自售予外国人并谋取商业利益---即使公开拍卖也是“私自售予”,因为并没有经过公众的许可。诚然,停拍是对外国猎人的失信,但对于违法行为果断叫停本是“国际惯例”,因此并不丢人。问题是,遭到损失的又何止商业信誉呢?对外国猎人的失信,只是一个普通的商业问题,可以通过商业的和法律的途径解决;那么,政府机构的公信力呢?难道不重要吗?在公众心目中受到挫伤的政府公信力,又该通过怎样的途径才能够弥补? 商业信誉与社会公信哪个更重要?这本来是一个十分简单的问题,但是“保护”野生动物的人却似乎并不清楚。需要注意的是,政府机构是一个公共服务组织,而不是一个商业营利机构,它最应该关注的是自己的社会公信力,而不是什么商业信誉。对国人失公信比对外国人失商信,问题要严重千万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