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慕毅飞:境外培训不能光靠“一年一次”的限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9月11日00:05 红网

  最近,某省作出规定,领导干部参加境外培训,一年不得超过一次,并且要经过组织部门审批,回来要作讲座、写报告、提建议……有关媒体在解读这一规定时说,“境外培训,不是借公事之名到境外观赏异域风情,也不是领导干部专享的福利待遇,实际是一次重要的、难得的、且有针对性促进实际工作的学习机会”(9月10日《成都日报》)。

  这样的规定,其实许多地方都有,但种的是龙种,收获的未必不是跳蚤。

  “一年不得超过一次”,很可能蜕变成“一年不该少于一次”。到了下半年,“今年你出去过了吗”,常常成为有些领导干部寒喧的内容。既然一年不少于一次了,这样的境外培训,对领导干部来说,早就没有“难得”可言。至于“重要”,那是没得说,欲鱼得鱼,欲熊掌得熊掌,哪有不“重要”的道理?无论平时苦叹工作有多忙,一要“境外培训”了,最“重要”的无疑就是“境外培训”。说到“针对性”,它只能是相对的。去年“针对”的是东南亚,今年可以“针对”日本,明年“针对”的如果是欧洲,后年“针对”的很可能是美国……反正你看,不会有哪个领导干部的“境外培训”只“针对”一个地方。

  既然规定了一年只有这么“难得”的“一次”机会,组织部门哪有不批的道理?谁又比谁“重要”?谁又比谁更有“针对性”?只要掌握在“一次”的额度内,它就是一种待遇、一种享受,没有不让出去的道理。至于作个讲座,信口就来,难不倒谁;写个报告,自有秘书代劳,无须顾虑;提个建议,更是拍拍脑门的事。真正见效的,倒可能是饭桌上看谁更丰富的谈资。

  若想限定,光靠“一年一次”怕是不行的。审批之外,还得另觅他法。除了常规工作性质的外事、外贸活动,凡以考察、培训为名义的出境,实行媒体公示,在一定范围内,把公费出境的人员、目的、地点、时间及费用,公诸于众,是否合理,让公众说去。公示之外,还应该建立专项预算,在人代会上加以审议,该出去的,一钱不少;不该出去的,一文不出。预算之外,还须实行专项

审计,凡属观光性质的出境,费用自理,还须问责。只有这样三管齐下,才能确保“境外培训”种下的是龙种,收获的不会是跳蚤。

作者:慕毅飞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