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输出需要感性形象 |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6日01:32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我曾听一位对华友好的美国音乐人说:“每个初次来华的西方人都会有点吃惊,为什么没来之前对你们有那么多误会。有没有可能,是你们的对外交流方式造成了某种文化孤立。” “文化孤立”的说法显然是过头了,因为世界上很少有人否认中华文化的悠久辉煌,也很少有人拒绝中国的器物文化和餐饮文化,现在“中文热”也在逐渐兴起。但是,不可
这一窘境让我们反思中国文化对外交流的方式与效果:我们是否自以为很懂中华文化,却向国外输出了一些略显枯燥和简单的符号,中华文化真正能吸引人的象征图像却被弃之一旁? 一些发达国家请出全国一流的文化智者来设计自己国家的文化窗口,而我们的文化输出有时仅仅变成了一种制造概念的行政行为。有些人喜欢用一大堆朗朗上口的成语、古话、形容词、排比句来描述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其中不少概念翻译成外语后,很难让外国人明白其中的内涵和外延,变成一种捉摸不透的“语言流”和“概念团”,成了文化交流的又一个障碍。 文化交流的结果,具体来讲,其实是普通人对某种文化的自然喜爱和寻常好感,而不是概念式话语。实践证明,从效果来说,形象大于思维,感性大于概念,行为大于口号。 文化交流必须选择真正具有国际说服力的感性形象。一个泰戈尔,就让印度文化纳入了西方主流文化;一个海明威,让欧洲文化接受了美国文化;在中国古代,玄奘、鉴真、朱舜水、徐光启,都是这样的文化桥梁人物;现在,中国的姚明、郎朗和几位具有国际号召力的电影演员,也实实在在地起到了积极的文化纽带作用。 我相信,在今后,文化交流需要更多地借助有魅力的桥梁式人物来开展。这种桥梁式人物,可能是艺术家、运动员、学者、慈善家、宗教家……对此,我们要期待,要发现,要守护。 (余秋雨 作者为文化学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