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评论 > 正文

杨涛:全民低保是维持经济效率必须付出的成本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18日15:07 新华网

  在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中,全民低保这样的普遍福利,是维持市场伦理与长期经济效率所必须付出的成本。

  关于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讨论已持续多年,近日,吴敬琏表示当前政府财力已有条件实现全民低保,更是引起一番热议。在来自各界的论争中,支持吴敬琏的观点显然占了大多数。然而也有质疑的声音,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郑秉文指出,要注意“普救式”全民低保
的效率损失;国家发改委杨宜勇认为,全民低保2010年后方有可能。  

  笔者觉得,尽快推出全民低保,目前倒不失为建设

和谐社会的可行之举,实施结果也是利大于弊。

  要合理看待全民低保,应该首先澄清两个基本问题。一方面,有人认为财政支出的价值取向尚未转移到全民低保,因此短期内难以实现。这确实谈到了问题的根本,我国税收近年来在不断迅速增长的同时,福利性转移支出的比重却有下降趋势。财政仍然呈现“吃饭财政”和“建设财政”的特征,没有真正转向现代“公共财政”。

   这种价值取向转变,并不能依靠财政自身的改革动力。这是因为,财政支出的路径依赖性,并且转移支出涉及复杂的利益再分配问题。然而,在中央和各界发展和谐社会与促进收入公平的大环境下,外部压力有可能促进这一转移尽快开始,全民低保的提出和落实,可能是一个现实的切入点。

  同样,历史经验表明,财政压力引发财政改革,由于当前税制弹性和支出项目刚性较大,实施全民低保带来的公共性支出压力,必然带来财政结构内部的优化和调整动力。

  此外,政府储蓄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抑制消费和增长潜力的因素之一,适度把部分政府财源转移到低收入人群,也不失为优化资源配置的合理措施。

  另一方面,“普救式”全民低保在国外逐渐被福利国家放弃,补救型项目成为主流,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重点在于,社会保障是伴随社会进步而演进的,或许全民低保现在对成熟市场经济体已经是弊大于利,然而,在它们向后工业社会转型中却发挥了重大作用,仅就北欧高福利国家来看,许多也是高

竞争力的国家。因此,不能简单认定社保与增长效率间的负相关。

  我们现在距离成熟市场社会还很远,因此,不能希望跳跃性地借鉴目前西方国家社保发展主流模式。在现代社会发展历程中,全民低保这样的普遍福利,是维持市场伦理与长期经济效率所必须付出的成本。这样的发展阶段是无法逾越的,与全民低保可能给我国社会带来的观念转变、抑制贫困、劳动力再生产能力提高等好处相比,其效率损失可能是发展中国家与转型社会所能够承受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